603、二李

  “戴先生,再敬你一杯。 x”李和没有耐心和人多寒暄,此时恰好沈道如过来同戴全敬酒。对于沈道如,戴全是再熟悉不过的,两个人交情看着是不错的,在整倒林一南的事件中,有戴全一半的功劳。

  两个人聊的甚欢,李和刚好借故走人。

  他看到了一直等在一旁的周主任,笑着道,“抱歉,周主任,胡说了一把。”

  “讲的非常好,我已经让秘书整理了一下,作为我们开会学习的文件,你的这种觉悟,一般人可是比不了。”周主任朗声一笑,朝着旁边的一个老头子道,“咱们可都得认真向李和同志学习。”

  “周主任你太过奖了。”李和笑着道,“我只是把个人的一点体悟说出来。”

  “这位是香港光大集团的主席王光英先生。”周主任见李和对着旁边的老头子在瞧,就笑着道,“王先生同时也是全国工商联执委会副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名誉会长、会长。”

  他一口气说了一长串。

  “啊!久仰!久仰!其实我刚才已经与王先生已经见过了。”李和故作惊诧,“只是没想到王先生也会给这么给面子,肯屈就前来。”

  他对眼前的人不算陌生,因为人家的亲爹的名号很响亮,王槐青做过段祺瑞政府的代理农商总长,一个女儿一个儿子都很了不起。

  他对光大的老底也是很清楚,光大集团很特别,有两个总部,一个是中国光大,一个是香港光大,互不隶属,至于是什么性质的企业,他说不上来。早期任务是专门为国内国有企业引进二手设备服务,现在已经拥有中国光大银行,中国光大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光大对外贸易总公司,光大地产,光是直属公司就有十几家,投资参股的企业也不下一百家,实力不容小觑。

  “年轻就是好。”王光英笑着和李和握了握手。

  周主任之后又挨个介绍了中银集团、华润集团、招商局、光大公司和经济导报社的几位,李和一个个再次握手,虽然之前于德华已经介绍的清楚。

  李和一个也不敢轻心,眼前的这些人至少都副部级级别出来做企业的。

  “我们马上在香港有一个‘中国开放城市投资洽谈会’,是在坐的几位一起举办的,也诚心相邀李先生能一起参加。”说话的是华润的的董事长沈觉人。

  “谢谢,到时候金鹿集团、远大集团、远大投资集团、通商金融集团、都会准时参加。”对于中国外贸业的太上皇,李和还是很给面子的。

  从五十年代开始到七十年代末期,华润一直是中国各进出口公司在香港的总代理,划归中央贸易部管理,货真价实的外贸业老大。

  他之所以没有提地大集团合宝马汽车集团是因为他很清楚这次投资会是为了助推外贸的,想吸引的是外资是为了保持外汇平衡,真的再重新建厂或者合资,除非技术特别先进,对促进国内生产起重大作用,不然在项目合同中都有规定其产品内销比例,这个是有限制的。

  “多谢你支持我们的工作。”沈觉人又同李和举杯。

  李和在这里谈了一会,找到了在和包船王等人聊天的邵逸夫,笑着道,“敬各位一杯。”

  “李先生的讲话真的是醍醐灌话的声音,李和没听出来,只得回头,见到来人,才笑着道,“原来是赵小姐。”

  他同时也感叹,近四十岁的赵雅之为什么还能保养的这么精致。

  “李先生,我们喝一杯。”她款款的向李和走进,向她举起杯子。

  “干杯。”李和举起来的是啤酒瓶。

  “呵呵....”赵雅之见李和这样子噗呲笑了。

  “不好意思,很不雅。”李和用手擦了擦嘴角。

  “要是不了解李先生的,还以为李先生自己舍不得喝这么好的葡萄酒。”赵雅之轻轻晃了晃杯子,杯壁上挂着凝重的深红色,“但是却舍得用这么名贵的红酒来待客。”

  “不习惯罢了。”李和道,“赵小姐要是喜欢可以多带几瓶回去。”

  “这是什么红酒,恕我孤陋寡闻,真的没喝过这种红酒。”赵雅之闭着眼睛深深的朝着酒杯闻了一下。

  “雪利酒。”

  “雪利酒?我喝的一般是西班牙产的。”赵雅之可以很肯定所有的包装都是俄文,肯定不是来自西班牙。而且李和这样的大土豪肯定不会提供差酒,肯定都是最好的,可是除了西班牙,世界上还有什么地方出差雪利酒呢?

  “不,这是产自乌克兰的雪利酒,酒庄位于黑海之滨,其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有利于葡萄的生长,事实上,世界上最好的雪利酒是产自乌克兰的克里米亚。”李和用他所知不多的可怜的红酒知识开始给赵雅之解释,“这款酒的年份应该是1910年。”

  “谢谢李先生,长知识了。”赵雅根据她的常识判断,这款酒应该是酒类中的天价了,她随便押一口,岂不是几百美金就没了?“李先生可以教教我这保存红酒的方法吗?”

  可是,她对年限有所怀疑,葡萄酒保存时间最长的只有1百多年,因为无法解决酒变质的问题。

  她好酒没少喝,几万的,几十万的都喝过,可是从来没见过有人能在宴会上提供这么这么大量的同批次,同品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