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节

臣不过唯恐他行为有失才加以规劝。只是如今想来,此行真是多此一举,八卦小报在民间,才能引得百姓争相而来,朝廷一旦干涉,便似经纬鸿沟,反而让百姓产生隔阂,毕竟衙门总是令人生畏。”

  左相抬起芴板,大声道:“皇上,老臣以为不妥。”

  论朝中势力,燕帝是大大不如左相的,哪怕明知道没有理,但六部尚书之中还是陆陆续续走出四位来,其中便包括了兵部尚书武宁侯。

  他这一步,武将之中便三三两两也跟着出列,这样看去,朝廷上还站在原地却显得孤零零。

  燕帝见此,原本露在嘴边的笑意也顿时凝固起来。

  左相之所以权倾朝野,这并非无的放矢的。

  “皇上,八卦小报耗资巨大,几乎掏空里怡亲王府,臣算了算,国库怕是掏不出这笔银两补偿王爷,毕竟南方水涝还需筹集一批赈银,还请皇上恕罪。”户部尚书道。

  虽然早知道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可燕帝却怎么也无法释然。

  最终他冷冷地看着户部尚书:“卿记得今日之言便好,退朝。”

  “退朝——”张伴伴高声一喊。

  燕帝甩袖离去。

  等他一走,左相才缓步离开大殿,其实他的神色不比燕帝好多少。

  殿外,武宁侯已经等着了。

  “左相留步。”

  左相看着武宁侯,凝重的神色稍稍一缓道:“侯爷,这可不是老夫的意思。”

  刚才发生了什么,武宁侯看的一清二楚,自然不会有所误会。

  他只是问道:“皇上向来保守,做任何事都三思后顾,怎突然间会如此提议?”

  左相扯了扯嘴角:“还能有谁,咱们这位王爷啊,是成心要跟我们做对了。”左相望着殿外九座汉白玉石桥,幽幽道,“锐气十足,胆大心细,好手段!”

  武宁侯皱了皱眉:“本侯不明白,今日他这样做有何好处?左相你不同意,皇上岂能一意孤行?”

  左相闻言嗤了一声,心说武人就是武人,看事情就这么片面,当初将禁军直接交给樊之远也是,不然到了方正手里,还担心李璃那个小子玩花样吗?

  户部尚书走过来道:“侯爷,王爷这么做,就杜绝了咱们以朝廷之名另开一份报纸啊!人言可畏,可人言也可控可导,八卦小报不就给了咱们一个好榜样吗?”

  就如苏月此事,她虽为受害者,可不侍公婆,在丈夫灵堂前大闹,不愿过继子嗣,就是不孝不顺之人,哪怕人们多有同情,指责之人应该也不少,本身在这个时代便是非议。

  然而经过八卦小报这接连三期的报道,人们对苏月的印象便成了一个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姑娘,哪怕遭受非议和陷害,她都勇敢无畏,再加上双亲被亲族暗害,人们只有同情和佩服,质疑她的人已经很少了。

  这看似公允公正,可文字这东西,再怎么平铺直叙,只要执笔之人稍微私心,就会偏袒着一方。

  所谓舆论导向。

  “原来如此,左相深谋远虑。”武将是讨厌这种舞文弄墨的事情,但也明白这其中的关键。

  “惭愧,年纪大了,不及怡亲王年富力强,脑子活络。”这点左相是真心佩服李璃,才多大的年纪就已经开始布局了。

  若是当初上位的不是当今,而是这位王爷,他想了想,手中的权力怕是早就被回。

  “那左相还打算开个报纸吗?本侯愿助一臂之力。”

  今日帝王最后对户部尚书说的话,武宁侯已经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若要开办小报,必然只能是以个人名义,若是动用朝廷银两,怕是得治一个私挪国库的罪名。

  “办,自是要办的,但是想跟王爷的八卦小报打擂台却并非一朝一夕便成,相比起来,另一件事怕是更可行。”

  “左相指的是……”

  只见左相微微一笑道:“王爷天资聪慧,明能干,如今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樊之远因为王爷才忠于皇上,顾如是也是王爷推举,再加上八卦小报从头至尾都是握于王爷一人之手……若是没有王爷,咱们这位皇上又算什么呢?”

  他的脸上哪儿有方才那股凝重感,一片淡然,还有闲情逸致摸着袖上的刺绣花纹。

  “这一点,皇上想必也心知肚明。”

  自古忠良多死于谁,抬头望望天,天子也。

  *

  李璃一边剥着葡萄,一边听他哥怒火燃烧。

  说实话,任哪个皇帝见到这种场景都要怒不可遏,没当场咆哮出来,已经算是燕帝能忍了。

  “这天下哪是李姓的天下,怕是已经姓周了吧!他们可知道忠君卫国是怎么写?多年圣贤书可还记得天下大义?这一个个自私自利的嘴脸,怕是只记得争权夺利!他们眼中哪有朕这个皇帝!”

  绿油油的葡萄,慢慢地撕去表皮,只留下水润饱满的果肉,然后送进嘴里,甜蜜滋润的味道瞬间在口中炸开……李璃满足地眯起眼睛,拿过边上的帕子擦了擦手指尖,然后摘下另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