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准备发动!
/>
所以郑氏家族的新世界集团,和恒生银行渊源极深,合作密切。郑裕彤本人也是恒生董事; -
“四叔”李兆基,则主要和东亚银行合作。
他持有东亚银行2.5%的股份,从1987年加入东亚银行董事会,到现在已经担任了近20年东亚银行董事; -
郭氏家族旗下,有自己的新鸿基金融集团,主营证券经纪、消费金融和财富管理。
所以,四大家族各自都有自己的金融布局。
对渣打的股份没兴趣,也能理解。
但隋波却不这么认为。
这些不过是外界的猜测和表象而已。
到了像他和老李等人,这种超级富豪的层面,考虑问题,肯定是多个方面的。
怎么可能仅仅因为有了一个银行的合作伙伴,
就会放弃持有像渣打这样顶尖银行股份,成为单一大股东的机会?
他猜测,有几个可能:
第一,这些香港富豪早已将产业开始逐步外移。
在全球,尤其是欧洲和英国,进行了大量的产业布局和投资,所以,有所顾虑渣打的英资背景。
或者说,他们不愿意为了渣打银行,这区区11.55%的股份。
和英国政府、新加坡淡马锡、花旗、大摩、巴克莱银行等,全球范围的合作伙伴,产生竞争。
第二,又或者是,他们已经掌握了香港绝大部分民生。
衣食住行、通讯、能源、水电……无所不包。
已经不需要再深入介入到,渣打这种相对比较敏感银行中……
太过高调,得不偿失。
近些年里,这些富豪家族隐藏资产,转移资产的动作加快,平时已经刻意低调了很多。
当然,这也表明,
收购渣打银行的股份,的确是件很敏感的事!
而且,如果隋波想入局……,他的竞争对手将会是淡马锡控股。
这可是新加坡“国家队”啊!
正常来讲,
和淡马锡控股同级别的对手,应该是国内的政府投资基金,或者四大行才对啊……
可是一来,国内并没有类似淡马锡这样的政府投资公司;
二来,这次国内四大行,也并没有传出参与竞购的消息。
这后面,是不是也是牵扯到……一些复杂的因素呢?
隋波沉吟了片刻,这才一拍大腿。
嗨,自己既没有足够的信息参考,又不懂这些金融机构背后,博弈的关键。
还在这里瞎琢磨什么呢?
专业的问题,还是要请教专业的人士……
隋波脑子里过了一圈,
想了想集团智库里的那些教授们,有谁是对国际金融领域研究比较深的……
最后,他还是拿出手机来,给吴志攀教授拨了个电话。
唉,关键时候,
还是自己老师最靠谱,也最值得信任……
吴教授现在虽然已经脱离教學,担任了校常务副,但是在金融和银行领域,还是造诣很深的。
“吴老师,您在忙吗?最近身体还好吧?
对,我现在在香港……,
是有点小动作,呵呵,不算什么大事。
我最近正准备收购永乐电器,希望把电商渠道和线下家电连锁零售渠道打通。和传统零售结合方面,进行一些新的模式尝试……
对,对,您放心,我会的。
吴老师,有一件事,我觉得挺重要的,也是个机会。
但是有点拿不准,想请您帮忙把把关……
是这样的,最近渣打银行的大股东,邱德拔家族,准备出售持有的渣打11.55%的股份。
我对渣打银行的这部分股权,挺感兴趣的……
对,现在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新加坡淡马锡控股。
您也知道,渣打是香港的三大发钞行之一,也是全球一流的商业银行。
我感觉,这个股份的竞购,背后牵扯的方面太多。
有点理不清楚头绪,想向您请教一下……
嗯,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国内的四大行不参与这次竞购呢?
渣打银行作为发钞行,对香港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另一个就是,您觉得,如果我以个人名义去收购这部分股份,有没有什么问题?
对,我是说在政策上的问题,还有,就是监管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