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隋波的“连环计”

智能手机项目。

  但是隋波相信,没有了安迪这个灵魂人物和android前期的技术储备和思路,google势必赶不上苹果老乔引发浪潮了……

  youtube就更不用说了。

  早在paypal黑帮时代,隋波就通过和彼得蒂尔的结交,和查德·赫利(chad hurley)、陈士骏(steve )、乔德·卡瑞米(jawed karim)相识。

  并在聚会中,不动声色站的创意。

  由于facebook被隋波和周枫提前搞了出来,这也让受到启发的陈士骏等人,比前世提早了大半年的时间,推出了youtube!

  隋波和彼得蒂尔都是youtube的天使投资人……

  现在youtube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2004年9月,youtube开公测试,很快就流行起来。

  耐克上传了一段罗纳迪尼奥的视频,到了2005年1月,视频浏览量超过了100万,这是第一段点击量超过100万的视频。

  2005年2月,youtube正式开放,当时每天的浏览量约为1000万次,而到了5月,youtube观看视频的用户每月已经达到1500万,每天视频浏览量超过6000万!

  可以说是爆发式的增长。

  这时,youtube才成立了1年时间,员工只有46个人……

  隋波之前还想再跟着投几轮,然后等到google收购,大赚一笔。

  没想着自己收购。

  毕竟youtube发展初期,还是有很多问题的:

  -youtube的长期盈利路径不清晰;

  -为了支撑快速增长的视频观看流量,youtube每天要支付巨额带宽成本。

  -ugc内容商业化有侵权风险。如果用户上传的视频内容用了有版权的素材(比如背景音乐或者其他视频的片段),而平台帮内容主做了商业化变现,那么版权方可以告平台侵权——美国人的版权诉讼可不是闹着玩的!

  -youtube内容大多是鬼畜视频,用户偏消费力差的年轻人。广告主担心影响品牌形象,也找不到合适的受众。

  -ugc内容的受众对广告接受度差,广告可能影响用户体验,造成流量损失。

  当年google在收购youtube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花了至少70亿美金(per jefferies),来建设youtube的内容生态和变现能力……

  可以说,如果没有google的对长期战略机遇的耐心和坚定投入,youtube可能不会发展壮大。

  隋波本来不想费这个功夫了。

  美国这边就连facebook,他都不准备长期持有,何况youtube呢?

  不过,当隋波临时起意竞购aol的时候,忽然想到了youtube。

  和时代华纳合作,能够解决youtube的一部分版权问题。

  同时再和其他内容所有者磋商达成协议,实施相应的版权保护政策,就大体上解决了youtube最棘手的版权风险;

  至于ugc内容的商业化广告转换问题,百度完全可以按照google的办法,建立一个基于广告收入分成模式的m生态。

  带宽成本高的问题,也可以在云计算技术取得突破后,运用到youtube上,来降低费用成本。

  android拿下来之后,后续要做的工作也很多。

  没理由因为一些困难,就这样把youtube留给google!

  竞争就是不择手段的去阻碍对手的发展。

  有些时候,损人不利己也是说不得的……

  大不了将来美国这边监管各种找麻烦的时候再卖掉,也比留给google强啊!

  倒也不是没有眼前的好处……

  说不定百度收购youtube后,还能反过来促动时代华纳在视频合作上的意向,有利于加大百度和aol谈判的筹码。

  当隋波返回硅谷,当着彼得蒂尔、陈士骏等人,说出了百度计划以6.8亿美元(股票+现金)的价格,收购youtube的决定时。

  在座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尼玛,全美都知道,百度现在正在和google、微软竞购aol。

  你居然打算花6.8亿,收购我们这家小公司?

  陈士骏差点都兴奋的跳了起来!

  “bowen,你是认真的?”

  隋波点点头:“是的,steve。你们做的不错!

  youtube现在是增长站,vv已经是google video的8倍,mau是2倍。

  视频是图文之外,越来越重要的一种信息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