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国芯

  其次,google已经成功上市。

  百度的pre-ipo融资和上市计划,也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虽然这件事是百度的cfo李昕晢负责,张奕从旁协助,但一些重要的机构谈判,隋波也还是要出面的。

  毕竟他现在也兼任着百度的ceo。

  此外,这次大促后,

  隋波还要考虑,易趣旗下除了核心电商以外,无线业务(移动互联公司)络)这两个业务接下来的安排。

  这两个业务都是营收和利润很高的现金奶牛项目,本来就是当初为了稳定易趣的股价,让业绩报表更漂亮,才一直放在易趣没有剥离出来。

  但是随着易趣进入大家电市场,这次大促后,可以预见,电商平台的gmv、营收都会有一个较大的增长。

  而且易趣现在的现金储备和自由现金流,都已经非常好了,对股价和利润的需求,也没有之前那么高了……

  这两个业务继续放在易趣集团内部,反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毕竟这两个业务的内核和模式,都和电商不太搭……

  只是,该怎么处理比较好呢?

  是分拆独立上市?

  还是用易迅收购?

  都是需要好好斟酌一下的。

  而且这件事也宜早不宜迟,等《天龙八部》上线,马上要谈的《魔兽世界》代理再拿下来,那就真的是尾大不掉了……

  就算易迅想收购,估值也会高的离谱!

  这件事最麻烦的,就是怎么才能让那些易趣的美国投资者满意。

  独立上市是比较好解决的,但纯粹的游戏公司,上限不高,从盛大、巨人等公司后来的发展就可见一斑易一样,游戏业务营收很好,但无法形成生态!

  但如果是易迅收购……

  价格不给到位,到时候在美国引起投资者集体诉讼,那麻烦才大呢!

  易迅上市才募集了50亿港元,这些钱换算成美元就没多少了。

  以趣游现在的营收和利润来估值,还真不够收购的……

  ………………

  从永乐总部出来,

  隋波一行人乘车前往易趣集团魔都分公司。

  大战期间,他既然来了魔都,当然需要到当地分公司去看看。

  也算是为前线“督战”兼“激励士气”。

  自从2001年将易趣集团拆分后,各地分公司也做了很大的组织架构调整。

  就拿魔都分公司,这个易趣当年的第一个分公司,也是全国分公司的领头羊为例:

  最早的分公司总经理周培,现在已经去了百度,担任百度副总裁兼华东区总经理;

  分公司副经理崔倩上调易趣集团,现在担任董事会秘书、政府及公共关系总监、易趣新闻发言人。

  而其他分公司的技术和产品人才,大部分都分流。

  或者去了百度、易信,或者上调易趣总部的“大中台”事业群。

  在易趣内部剩下的“元老”级员工(指97、98、99年在职的),也都在易趣做技术研发。

  现在的易趣魔都分公司总经理,名叫黄星,是当初随李欣一起从联想出来的老人。

  这也正常。<b总裁后,主抓b2c业务,尤其是供应链、物流。

  手下必须是懂传统零售渠道经验的人,才能管理好这些线下的复杂业务。

  别的不说,光是库管和物流,里面的弯弯绕绕,就不是之前那些主要以大學生为主的魔都分公司团队能搞定的……

  这就是现实啊,<b的b2c业务,就是典型的零售行业!

  相比更公司。

  隋波甚至想,像易趣的华东、华南这些重要的大区,将来还需要再引进一些更专业的零售人才,比如沃尔玛、百思买、甚至亚马逊、国美等。

  隋波不担心这些外来的职业经理人,会弱化易趣文化。

  现在整个易趣体系经过多年的价值观和文化的不断贯彻,公司氛围的内在力量和感染力是很强大的。

  而且易趣体系内,除了物流人员之外,绝大部分的员工都是每年校招的大學生入职。

  从一开始,就经历了“易趣學院”的培训和熏陶。

  现在“易趣學院”已经到了第七期,就像京东的“管培生”一样,一期期的员工,现在已经占据了易趣系中各公司,大部分中下层的管理岗位。

  从主管到经理,甚至个别优秀的,现在已经是总监级。

  这些员工才是隋波真正的根基,也是易趣系不断发展壮大的源泉!

  易趣魔都分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曾多次搬家,现在的公司地址在浦东的招商局大厦1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