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在香港

走。

  去体验一下,重温年少时看过的电影中场景的乐趣。

  累了就随便找一家冰室,坐下喝杯冻鸳鸯;

  在路边摊上吃两串鱼丸、鸡蛋仔、砵仔糕之类的小吃。

  别有一番风趣。

  不过,这些平凡人的乐趣,隋波现在想要感受一番,也不是那么容易了。

  虽然回归之后这两年,香港的治安已经好了很多。

  但是隋波如今的身份,如果想到香港街头,到处去逛逛走走,安保方面还是比较麻烦。

  他现在身上肩负的可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背后易趣系上万人的生计。

  尤其是依附他而存在的一些人……,比如张婉琳负责的b n(家族办公室)。

  虽然到香港不算出国,但张婉琳还是几乎与隋波同时,赶到了香港。

  除了为他和左清泉等人,安排了在港期间,入住半岛酒店的房间;在港期间的车辆、安保等之外,她同时也要筹办bn(隋波家族办公室)在香港的办公室。

  家族办公室不可能离隋波太远。

  以后除了美国和硅谷的事务外,家族办公室的主要办公地点就会定在香港。

  接下来的几天,

  隋波等张奕从魔都赶到香港后。

  在张奕的陪同下,他拜访了港交所的一些高管,交流了易信在香港上市的可行性。

  对于隋波这个国内新经济领域的著名企业家,港交所行政总裁周文耀非常重视。

  最近一段产业明显复苏,已经走出了之前的泡沫寒冬,表现出了蓬勃的活力和发展前景,光是隋波旗下,就有百度、易信等公司。

  而之前,几公司,都是首选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周文耀早就想邀请一些,在国内具有公司,来联交所上市。

  从全球经济格局和为代表的数字新经济正在迅猛发展。

  而港交所一直以来的上市公司,主要还是以地产股、传媒股为主……

  这些都是传统经济,想象力空间有限。

  之前以盈科数码、t.c为代表的科技股,曾经掀起了一股热潮。

  但后来,盈科数码却是借着“科技”为名,搞的还是地产那一套;

  t.c也因为香港本地市场有限,泡沫而失去了“光彩”,现在已经名气大跌,对股民和投资者没有吸引力了……

  要怎么继续巩固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提升资本市场的影响力?

  吸纳更多的优质新兴经济公司,进入港交所上市,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于是,双方各自有意,谈的非常尽兴。

  当然,具体的上市还是要按照常规的上市流程来走。

  比如选择承销商等上市专业团队,递交上市申请书和招股书,港交所进行审核,上市委员会批准等等……

  最重要的是,至少也要等到易信和腾讯的合并案完成之后。

  才能启动这个计划。

  不过,周文耀还是帮隋波引荐了几位上市委员会的委员,算是提前做了些工作。

  至于汇丰的郑海泉、****的李小加、高盛的胡祖六等人……

  隋波更多的是先结交一下,先建立交情,倒是因为没有所求,这样反而更容易交往。

  隋波忙完正事,就陪着左清泉好好玩了几天。

  什么迪斯尼、海洋公园都玩了,也去中环shopping了一番;

  按照隋波的想法,他们也在街上到处逛了逛……,只是身边不远处总是跟着一帮保镖,有点怪怪的。

  这一逛,倒是让隋波又有了点新的想法。

  看到路边那些房屋中介店,张贴在外面墙上的海报,全都是低价甩卖房屋的消息……

  隋波就动了心思。

  既然易信将来要在香港上市,bn也在香港建立了办公室,以后香港就会经常过来。

  总不能总是住在酒店里吧……

  是不是应该在香港也买几套房子啊!

  而且,自从98金融危机后,香港的楼市就开始了一路暴跌的大崩盘……

  因为受亚洲金融风暴和港府“八万五”计划双重冲击,香港房地产在1998年一年便录得大幅下跌28.2%。

  随后逐年下跌,一路跌到2003年最低谷。

  在这时,私人住宅售价指数录得最低61.6,6年间累计跌幅为62.2%。

  跌回1991年的水平(61.1)。

  也即是说,从1992年之后买的房子都亏了!

  这轮香港的楼市暴跌,可谓是惨不忍睹:10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