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投资教父

接入服务、支付服务以及物流服务,共同为整条产业链保驾护航。

  而本地生活服务的物流,则主要是指即时物流服务,不同于传统的远距离物流服务……

  虽然按道理来说,

  再等几年,到2010年左右,智能手机开兴起时,才是本地生活服务真正爆发的时候。

  但隋波考虑的是:

  本地生活服务,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业务模式。

  这主要是因为,开拓线下的商家资源,尤其是像超市(便利店)、餐饮、院线、酒店……等业务,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去一点点通过地面推广来实现。

  举个例子,

  携程发展初期,就开创了最初的发卡地推模式,携程内部称之为“小米+步枪+原子弹”模式。

  据说高峰时,曾有19万的地推人员!

  在全国的车站、机场、酒店、景区进行发卡推广……

  美团更是在从“阿里铁军”出身的干嘉伟带领下,打造出了一支在业界名声极大的“地推铁军”。

  凭借着数万地推人员强大的执行力,美团不仅打赢了“千团大战”,更是后来居上,抢去了饿了么的外卖市场第一宝座。

  所以,后来的bat巨头们,想要进入本地生活市场时,

  也只能是靠着投资和收购的办法……

  说白了,就是自己做不了!

  隋波知道,他自己也做不了……,无他,人力成本和管理运营成本都太高了!

  与其都要收购投资。

  那又何必等到将来呢?

  趁着现在那些公司还弱小,提前投资不是更好吗?

  早期进入,话语权会更强。

  也能更早的和易趣的业务产生协同效应,便于将来能够全面收购,并入易趣的体系内。

  只是,在到店场景中,最重要的餐饮领域,未来的佼佼者——美团,现在还没有成立。

  和隋波同岁的王兴同學,现在还在美国特拉华大學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留學……

  说来也有意思,

  易趣起家团队,都是来自于帝大和水木计算机系,尤其是95、96两届。

  按说水木电子工程系97级的王兴,是有很多机会加入易趣的,无论是师兄介绍还是实习机会……

  可大學时的王兴同學,兴趣却不在这方面。

  他当时还是个文艺青年,热衷于参加社团活动。

  后世在各种关于王兴的文章中,总会提到:

  他在學校學生艺术团舞蹈队,跳的是一种叫做“黄土黄”的传统舞蹈。赤裸上身,胸前绑一个胸鼓,穿一条粗布裤子的故事……

  而他的室友,后来成为美团二把手的游。

  两个人都是“學渣”。

  怎么看,也不是当时易趣需要的“人才”。

  谁又能想到,

  后来江湖中摸爬滚打十多年,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的两人。<b时代,凭借着外卖业务最终崛起,成为本地生活服务的巨头呢?

  不过,对于王兴,隋波并不太关心。

  就算王兴回国创业,已了,后面还会做团购吗?

  到时候再看吧。

  他现在感兴趣的,是携程,还有“携程四君子”里的沈南鹏;

  以及刚刚创立,还没有任……

  隋波看重的,是旅游和餐饮这两个业务,从现在开始就不断积累的数据!

  这些数据的价值,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早在隋波去硅谷之前,就曾让张奕和携程接触过,谈了收购的可能性。

  不过,携程四人商量之后,都觉得有信心能够独立上市。

  而且经过了三轮融资后,携程背后有着多达近十家的投资人,其中不乏软银、idg、凯雷、兰馨亚洲、香港晨兴这些风投大佬。

  相比被易趣收购,他们当然更希望看到携程上市。

  这样的投资回报收益,才会更高!

  当然,最主要的是,

  隋波给出的收购价格,也并不是特别有吸引力……

  这也是因为隋波当时对是不是全力进入本地生活业务,自己也没有拿定主意。

  不过,他这次去了硅谷后,思路也理清楚了。

  想要和google这样的巨头竞争,就要更可能的加强自身的力量,尽早的整合国内市场。

  不要像前世一样,

  at两家在国内打的热闹,精力全部牵扯在了内部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