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护城河理论

波坐回座位上。

  笑问:“你们有没有听过护城河理论?”

  张奕点点头,接话道:“这是查理.芒格和巴菲特在1993年提出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一直坚持的投资理论。

  他们认为一家优秀的企业,必须构建和不断加宽属于自己的护城河。

  一家企业的护城河,就是这家企业最重要的、稳定的、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行业壁垒。

  这样的企业,才能具备核心的竞争力和领先的市场地位,长盛不衰。”

  隋波点头赞道:“不愧是joe……

  你说的对,护城河对于一家公司是非常重要的。”

  他看向其他人,进一步解释道:

  “易趣公司如果想在激烈的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始终保持市场领先的优势地位。

  就必须从现在开始,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护城河!

  护城河理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要素。

  分别是无形络效应、成本优势。

  我们先来看无形资产,这其中又包括品牌、技术专利、政府授权等方面。

  所谓品牌,其实就是我刚才说购,就想到易趣。

  这就是我们在电商领域的品牌认知。

  从这个角度来看,c2c业务对我们构建电商品牌,是有帮助的……

  技术专利,这一直都是我们的优势。

  我们必须不断在技术方面进行创新和优化,来保证这一优势的延续。

  政府授权方面,就好像现在我们在电子支付领域和央行、工行展开试点合作,这也是我们的优势。

  其次,我们再看转换成本。

  用户的转换成本,其实是分为显性成本,包括金钱、时间等,还有隐形成本,包括精力、情感、习惯等。

  电商平台的特性,就是用户的使用成本较高。

  毕竟要牵扯到用户注册、绑定银行卡、交易信任、物流配送体验等众多环节。

  所以,只要用户习惯了我们的平台订购流程,是很难转换到其他平台的。

  但是,如果我们无法购需求……

  比如我之前说的,c2c业购需求,像价格低,个性化,丰富性等方面。

  用户就会很自然的选择那些提供站。

  而等站的交易流程后……

  我们再想推出c2c业务时,想要重新拉回用户,就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和时间!

  还可能得不偿失。

  因为那时市场已经失去了……络效应。

  这一块,大家应该已经很了解了。就是因为络效应优势,才能高速的成长到今天。

  我在这里,还公司格外重要。

  它包括4个方面:

  1、时间的复利效应。

  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产品的用户数一旦越过价值临界点,将会出现几何倍数的增长,同时,先发创络红利,实现赢家通吃的局面。

  2、去中心化的新陈代谢效应。

  在电商平台上,这一点尤为明显。

  无论b2c还是c2c,本质上都是供需匹配的模型。

  双边的规模都会随着另外一边的规模逐渐上升,同时在单边中又存在着一定的增长抑制性。

  也就是说,需求的节点规模决定了供应节点的规模。

  你们可以简单理解为:用户需求的规模和商家提供产品的规模,是互相影响的。

  当b2c业务,我们作为商家,无法满足用户对产品更加多样化的需求时,我们就应该推出c2c业务,来进行补充!

  否则,供给产品的限制,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用户规模的增长。

  要利用全天下数量众多的小商家,甚至个人,作为卖方、产品供给方,来满足用户的丰富性、个性化需求。

  3、跨边的协同效率。

  这一点也应该很好理解,表现在产品与产品之间,业务与业务之间的协同。

  当用户开始使用我们的平台,也就意味着他也可能会使用平台提供的更多其他服务。

  b2c和c2c虽然在业务形态上不同,但在产品层面,是有互补的。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是1+1>2的协同效应。

  当用户在我们的电商平台上,基本购需求。

  他几乎就不会再多此一举站。

  这甚至会反过来,利于稳固我们在b2c业务上的市场占有率。

  4、马太效是典型的强者络发展到一定阶段,突破临界点之后络就始终无法超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