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白衣飘飘年代的浪漫

越自我”的精神,也让融入其中的成员收获良多。

  而隋波加入车协,一方面是源于他前世对骑行的喜爱。

  前世隋波少年时,最爱的运动是足球。可是人到中年后,身体跟不上,踢不动球了,他就琢磨着换个方式运动。

  正好那几年他所在的小城在海边,沿海有十几公里的林荫道,林荫道中有专门的骑行道。

  所以他就买了一辆山地车,每天下午在阳光和树荫中,慢慢的骑上十公里,也因此爱上了骑行的感觉。

  另一方面,没有人比他更明白身体的重要性,一个强健的身体,是一切事业和人生的本钱!

  所以他加入协会之后,就非常积极的参加活动,日常的锻炼和周末拉练一个不拉。

  ……

  说起来也有趣,整个社会都像一个螺旋轮回。

  曾经中国也是一个自行车王国,80年代和90年代初,国内还没有太多汽车,所有人的出行工具除了公交车之外,就是自行车。

  每当工厂下班,蜂拥而出的自行车人群蔚为壮观。

  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私家车越来越多,地铁、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发展,城市的改建,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甚至很多城市的马路上,自行车道都没有了!

  直到十几年后,大城市的虹吸效应,让城镇人口大量聚集。

  道路的扩建跟不上私家车的增长速度,拥堵无处不在;一条条地铁线路的增加也跟不上人口的增长速度,到处地铁里都是上下班高峰挤不进去的人群……

  共享单车横空出世,忽然间又把所有人拉回了骑自行车的行列。

  只是可惜,那时已经是个资本横行的时代,被资本催生的共享单车最终还是倒在了不断烧钱,盲目扩张,却没有找到盈利模式的“怪圈”中。

  本来非常有前景和需求的共享单车风口一过,疮痍满地。

  话题扯到有点远了,不过隋波也曾偶尔想过,如果等到市场时机合适,到时有强大资本的他,会做一个不被资本绑架的共享单车项目,看看能不能改变这个很有意义的项目的命运。

  话说,好像当时做共享单车的“ofo”的创始人戴威,就是帝大车协出身……

  到时帮师弟一把,也是可以的嘛!

  …………

  隋波的座驾,一辆黑白相间的二手捷安特山地车,是在校南门外的“黑市”花了200块买的。

  擦洗一下,至少有个九成新。

  很像他当年上學时的那辆。

  那也是一辆承载着隋波很多美好回忆的单车……

  记得那时,他经常会骑着车满帝都的转悠。

  尤其是和叶薇在一起后,她坐在前梁上,微风抚起她的发丝,在他眼前飞舞,带着淡淡的沐浴液的芳香。

  他曾载着叶薇,去**广场看日出、去卢沟桥看流星、去动物园喂长颈鹿、去野山坡游玩……,可以说,那辆山地车陪伴了他整个的大學生涯。

  后来毕业,两人在东三环附近的潘家园租房住,当时他在国贸上班,每天都是骑着那辆山地车上下班,路上要骑半个小时。

  偶尔周末他还会骑车载着叶薇在家附近超市买菜之类的。

  可惜,后来搬家之后,更多的时候是坐地铁。而那辆山地车只能放在楼梯走廊里,不知道哪天,被谁把车座卸走了。

  没有车座,光秃秃的山地车就那样寂寥的放在那里,时间久了,落满了灰尘。

  后来某一天不见了,不知道是被人偷走,还是居委会大妈看着脏兮兮的车子放在楼梯里碍眼,给搬走扔掉了。

  它的消失,就像隋波那消失在时间长河里的青春。

  只有偶尔回想时,才会证明它曾经存在过。

  或许,多年之后,在市场经济侵入校园越来越严重,无数豪车跑车肆意在大學里驰骋。

  单手法拉利成为很多女生的理想对象时,

  现在这种简单的,一辆山地车就可以载着心爱的女孩在阳光下,树荫里,风中驰骋的岁月,就成了只待追忆的时代吧。

  这是属于白衣飘飘年代,独有的浪漫。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