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 大家都很顺利地进入了角色

  活生生的角色,在活生生的每一日里,自然会遇见成百上千不同的细微情况。这种“每日生活体验”式游戏里,若是把所有情况下的行动规则都一一列明,显然不太可能。不过有几条最基本的原则,所有的参与玩家都还是清楚的。

  一,不能有不符合角色认知的言行。

  当然,小孩子可以性格成熟、心思慎密,或者脾气不好的老太太其实有一颗温暖的心......但是在基本常识得出的原则下,现年五岁的斯巴安不能和药剂师阿黑讨论二甲双弧的毒副作用;黑发女孩李儿在看见自己的美貌室友杰西卡的时候,也不能流露出嫌恶她的表情,尽管那个矮老头儿长得叫人看了面皮发颤。

  此外,在角色手册上还有一些指导性的角色行为原则,所以人人都得揣着这本角色手册——据说只要把手册带在身上,就可以按照角色的大致行为模式来活动,可比自己想说什么说什么来得保险多了。再说,手册里不仅有对自己角色的详尽描述,还有对其他角色的基本描述,可以做参考。

  二,不可以离开这栋居民楼。

  游戏场地是固定的,只在这栋居民楼的范围之内。其他人需要上班怎么办,林三酒不清楚;至少她上班很简单,在门口挂个牌子,拉上遮光窗帘,点一根蜡烛,自己再披个桌布——像不像神婆她不知道,反正挺像个疯子。

  三,尽管体力、能力、道具都没有被压制,但是出于第一条原则,必须非常谨慎地、有挑选性地使用,不能超过常识中的角色能力范围。

  一楼的陈小姐无疑是可以健步如飞、攀岩走壁的;但是作为一个普通老太太,她只能一步一步地挪,上楼警告平克不要在房子里乱蹦的时候,还得爬几阶楼梯就停下来喘一口气。五岁的平克虽然比自己的奶奶高两个头,也不能帮自己的奶奶扛东西,他得找隔壁的中学老师关先生帮忙。

  最过分的是,杰西卡真的要穿上色彩鲜艳的热裤,露出这个角色引以为傲的双腿。这个游戏中最叫人头昏脑胀的就是这一点了:明明自己看见的、接触的是一个样子,却偏偏得按故事角色,假装什么都是另一个样子的。

  或许,等玩熟之后就能顺利进入角色,真正地以角色的眼睛来看这个游戏世界了。

  最后一条原则很简单,角色之间不能沟通彼此的目标。如果在心里猜到了他人的目标,则不在受限制范围内。

  ......如果这些原则被打破了怎么办?

  角色手册上哪儿都没有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越是不知道,越是叫人不敢轻易尝试。所幸那个志愿者没有说谎,在手册最后一页上,确实写了这么一段话:“在本游戏中死亡的人,并不会在生理意义上真正地死亡,受的身体伤害也不会持续存在,在游戏结束之后玩家即可恢复原状。游戏时间为三十天,达成个人目标的玩家顺利通关,未达成的玩家将要接受惩罚,即继续参与下一轮的游戏。”

  换言之,不达成目标就得一直反复玩下去,比起很多游戏来说,确实温柔得多了。

  林三酒坐在窗边看手册的时候,从她所在的角度,正好能看见楼下季山青的脑袋。

  按理说,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一般人怎么也该客气几句“你也来尝尝”之类的话了;然而陈小姐油盐不进,只是拉着一张脸望着她。林三酒东拉西扯了半天,最后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想不明白伊丽莎白怎么脸皮这么厚,终于还是讪讪地问道:“能给我吃一块吗?”

  身后传来了平克的一声嗤笑。

  陈小姐毫不忌讳地翻了一个白眼。“我就知道,”老太太抱怨道,“一看见你,我就知道逃不过去......我看我才像是未卜先知。你说你,挺大个人了,满楼里蹭人吃的,应该改名叫伊丽莎白·食才对。”

  得,看来其他人的角色手册里也介绍了伊丽莎白这一点。

  “你回去拿个盘子,”陈小姐一副想早早把她打发走的样子,“我和平克奶奶还有话要说呢。”

  林三酒记得,平克奶奶和陈小姐的关系不错,或许因为同是老年人的缘故。伊丽莎白可不是一个会放着白食不吃,先去照看旁人盆栽的好邻居;她往楼下扫了一眼,发现季山青正眼巴巴地仰头看着她,十分内疚地冲他一笑,赶紧转身跑回了家。

  等她拿着盘子走进6号公寓的时候,斯巴安也被叫进了屋,分到了一点儿童分量的烤面卷。陈小姐根本没有让她多留的意思,分完食物就打发着她赶紧走;平克奶奶明明身在自己家,却好像一个听话的客人似的,温顺地遵从着陈小姐的每一项安排。那个中年男人温吞吞地坐在沙发上,手里还打着毛衣,在林三酒端着盘子往门口走的时候,忽然冲她笑着说:“我看见你和平克说话了。”

  “啊?噢,”林三酒看看他身旁的斯巴安,说:“......那个,我喜欢孩子。”

  “我可要保护好他!”平克奶奶没来由地感慨了一句,一只手忽然伸长了,在斯巴安的金发里揉了几下,才收回去继续打毛衣。林三酒有种预感,这恐怕是斯巴安成年后第一次被男性摸脑袋,以后估计还有不少次在等着他。“我就这么一个孙子了,我可要保护好他,要保护好。”

  说得好像谁会害他似的。就在这个时候,陈小姐忽然问道:“他爸妈呢?”

  这是个好问题。

  “哎,”平克奶奶放下毛衣针,怔怔地说:“我不认识他们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