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离世

,真到这种结果才是他最大的政治利益。

  两人讨论比较细,无论是对香港融资平台的组建、还是对省里对外经济建设宣传机构的成立,对江北省未来的影响力都不会小,自然要讲一些因素都考虑到。张韬鹏不在,两人也不会将所有好处都吞下瓜分,回留出相应的位子给他。

  等杨冲锋离开,找张韬鹏沟通。周易走进刘明新的办公室,见领导坐在沙发上,整个人像是给抽空了完全贴着沙发背靠,又像是非常幸福地享受着那种惬意。周易站在办公室里,不知要怎么说。领导与杨冲锋在办公室交流一个多小时,自然是最重要的见面,才会有如此长的时间讨论。两人绝对不会闲聊。

  周易对两人见面涉及到的东西自然很有兴趣,到江北省来最大的便宜就是那个参与这边的全面工作,今后少不了自己那一份业绩。而这种业绩对周易说来最为珍贵,是在他上升阶段最关键的时刻。今后能够走多远确实难以意料,但过三五年后,省部级是稳当当的。离开江北省再积累一些资历,封疆大吏也不是没有机会。

  这些想法几乎是可看到的前景,只要自己跟紧面前的领导,可不能像何长宏那样,前任领导拍拍屁股走人,留下他这里不尴不尬地难受。

  周易跟刘明新之间的关系要亲近的多,周易虽说跟京城周家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但细理过来又有关系,可算是周家旁系,只是往来得隐秘。对周易这次能够进江北省来,也是费了很大代价但根本的作用还是有机会,刘明新需要这样一个人来帮他,京城也希望刘明新在江北省有这样一个局面。在刘明新的一力推动下,他才得到这样的机会。

  刘明新似乎从那种状态下出来,看着周易,说,“坐啊。”

  “老板,这次收获颇丰?”周易说着将刘明新的茶杯拿起来,去加了些水。回来到沙发上坐。省里的事情,刘明新都会跟周易说,除非一些涉及到个人的隐秘事。杨冲锋从香港回来,他在那边所做的事情,有不少已经先得知,但最完整的还是要到刘明新这里才知,也才能判断省里下一步会怎么做。

  “是啊,仅仅是请动顾家的顾雪琪到省里走一趟,就是重大突破。”

  “顾雪琪肯过来露面?”周易说,对怀才市东泰源的五星级酒店,周易也知道。东泰源背后虽然是顾家的资金,但还不是顾家。顾家的态度对国内的资本影响有多大,周易确实估计不准。他之前也接触过经济建设,但以前那些工作跟目前江北省的规模无法比,以前的很多经验到如今却是不敢乱用。

  “应该没有变化。”刘明新点头说。“这位还真有些名堂啊。”周易感叹说,他跟在刘明新身边,对海岸省那边的情况有了解的,对周玉波想请顾雪琪参与项目建设的几次活动也有所了解。周玉波这种存在都没有请动顾雪琪,但杨冲锋却做到了。虽说江北省跟海岸省不能直接比较,周玉波面临的情况也不能跟杨冲锋的情况直接对照,但结果却是两样,外人只看结果,哪会帮他们想具体的环境因素。

  刘明新没有感叹,将所知的情况跟周易说,对于接下来的事情处理,还要周易去具体兑现与运作,自然要将情况都说给他得知。

  周易虽有感触,即使背后还能够借京城周家的力量又有刘明新支持他的工作,对杨冲锋也不会有过多敌意,这种存在不少他能够影响到的人,周易这点自知还是有的。

  杨冲锋跟张韬鹏见面时,何长宏也过来,情况交流过,打电话让胡晋南也过来。省里接下来的工作推动是全方位的,他这个常务副省长表现即使不尽人意,也不能将他排斥在外。

  省里的工作处理后,杨冲锋回到银河天集团连锁酒店,香港那边患有不少事情要处置。特别是跟九瑶之间的合作,要将罗家封杀,该怎么布局下面的人也会做好了,讨论之后,可缓缓实施。与九瑶那边,到不需要随时联系,这边谋求的跟她各有方面,但又必须配合。罗家有不少黑势力,杨冲锋要黑牛他们做好应对准备。将触角伸进香港,在香港站稳脚跟已经到时机成熟的时段。

  京城周家的老宅子突然间人多起来,周老爷子下午从特级病房里转出来,回到家里。儿子老大周瑾、老二周雷都陪着过来,医护人员将他小心放回房间,两人看着也在帮手。非常担心哪个细节上让老爷子那口微弱的气息就断掉。躺下后,周瑾看着周雷,说,“让玉波他们都回来吧,来迟了见不到最后一面也会遗憾。”

  周雷点点头,站起来要出外去做这事。这个电话还是他来打比较适合,其他人说不好也会影响到年轻人的心志。老爷子这病一直拖着,算起来也好几年了,这时候生机断了,也是熬到油尽灯枯。同一辈的老人,如今在国内只有寥寥几个,相比也算寿年长的,只是,这时候老爷子真走了对周家的打击回避想象中的更严酷。

  四年前,周家为了将第三代的周玉波撑起来,也是因为有老爷子为后盾,要抢在老爷子走之前孤注一掷地搏到上位。海岸省的千亿项目当初调研、设想、规划、论证等都是经过严密过程,请到国内、国际这些方面专家来做的。而项目的前景、视野、具体运作的步骤都经过充分地演算过。谁知,这个项目从两年前就将周家拖进一种欲罢不能、要实现目标又明显达不到的境地。这已经不是尴尬,而是像溺水的人一直在扑腾,看见岸边就在不远处,这个过程里还有很多可借力打地方,然而真去借力那些东西又想小枝条或浮着的稻草一样,太不着力,无法改变溺水者下沉丢命的命运。特别是近来周玉波在海岸省所做的工作,拉到的资金往里面投入,就是让周家这个溺水者见到水面上这些细微枝条来借力、鼓气溺水者的最后希望。

  确实,周家核心在一年前已经意识到面临的危局,但几乎所有的资源都投进这个项目里,周家还有什么其他选择?

 &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