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辩论

  “谢谢钱老,我不会打搅大家吧。”周玉波说着已经移开椅子,自然表示了要就座。身后有侍者立即过来问周玉波需要什么,周玉波坐下,脸上的笑容看似很淡,却很耐看,那完全是自信和自我良好的感觉溢露出来。nbsp;

  端起送上来的茶,喝一口,确实,他每一个动作都体现着有生以来的优雅和风度,完全是那种贵族、绅士、几代人积淀的素养。这些东西看在顾雪琪眼里却是中规中矩的,如果不是在今天这个场合下遇上周玉波,顾雪琪也会对他有着非常好的印象。nbsp;

  或许,要不是在三年前顾雪琪就开始研究那个千亿项目,如今对千亿项目有比较完整的印象,再不可能因为某人而改变。如果,三年前先遇见周玉波,然后才知道千亿项目是周玉波在做、在努力推动,结果可能都会是另一种情况。nbsp;

  顾雪琪唯有将自己的视线收拢起来,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面前的咖啡杯和杯里的咖啡,搅动着,里面却会闪现出早上吃早点的画面,那个画面里的杨冲锋非常不堪。一个肉包网口里塞,几下就给吞进去,然后另一个跟着塞进口中。即使是食量大,谁会这样吃法?这个画面之前已经淡忘,可这时因为周玉波的优雅,却将这样的画面给勾起来了。nbsp;

  顾雪琪也不知怎么回事,心里莫名地笑了笑,笑意荡漾,但没有露在脸上。nbsp;

  “钱老,大家在讨论什么话题?”周玉波说,见他加进来后,似乎都没有说话的意思。对他说来也是失败。nbsp;

  “我们这些人有什么话题?”钱教授说,“来来去去都是纸上谈兵。”nbsp;

  “钱老在经济理论领域的权威,参与国策讨论,见识深远,高瞻远瞩,多少人想听钱老几句话都不可得呢。”周玉波说,“杨少今天也是来请教的吧。”nbsp;

  “是啊。”杨冲锋笑着说,“只可惜在钱老面前,要请教的太多,完全是一个小学生到教授面前请教,太多的问题都不知从哪一句说起。只有老老实实地听老先生说话,能够理解一句两句,也会受益终身。”nbsp;

  杨冲锋说的坦然,跟顾雪琪和周玉波等人比不得,他们都是正宗科班出身,学历高,都到国外留学,家学渊源非常扎实。而自己完全是半路出家,即使努力学习,对理论上的东西依然没法更他们比。好在钱教授说话完全用生活的一些例子来解说,倒是没有理解的难度。nbsp;

  之前谈话,顾雪琪一直都少有说什么,可能是不屑于跟自己说,也可能是钱教授这种说话方式让她来说反而不便。有时候一个概念就能够代替的,钱教授却要说出一两个实例来代替,当然费力。nbsp;

  “也是。”周玉波见杨冲锋这样说,不由地刺一句,草莽之辈,也厚脸皮来讨论什么经济理论,想装点门面哪会那么容易?“我早想专程跟老先生请教,一直都没有机会,今天,总算给碰上了。”说着看钱教授,却见钱教授没有要接话的意思。nbsp;

  “杨少,在江北省成绩显赫,也是近年来在国内很了不得的成就啊。”周玉波说。nbsp;

  “周省长,叫我冲锋吧。杨少这个可不像我。要说国内三年来最耀眼的,就该是海岸省的千亿项目。从上午到下午,多少人都在为周省长的论述激动啊。上午我听了后,真有种热血奔涌的感觉,很震撼人心啊。本来,还想等明天再听讨论,对这个大手笔、大规划、大风范的运作深入了解一些。现在最重要的人就在面前,我倒是诚心想跟周省长讨教啊。”nbsp;

  “见笑了。这个项目的前景确实非常好,但我个人不过是在抓这方面的工作,一个执行人和工作推动人而已,项目取得成就和紧张,那是所有参与项目工作的人协同努力的结果。”周玉波说,在钱教授和顾雪琪等人面前,自然不好过于标榜自己。nbsp;

  “不过,杨省长有什么问题我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啊。也希望杨省长能够介绍一些朋友,一起参与海岸省的项目来,商机是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创建、促成商机,打造大经济的高品质平台。”nbsp;

  “说得精彩,为这个构想当喝一杯才痛快。”杨冲锋说着,转向周善琨说,“听听,海岸省那边临海,思想比我们临江的人就宽阔得多。临江的人,思路总习惯于沿着固有思路去想,就像江水沿着旧河床往下流泄。商机要促成,要打造高品质的经济大平台。这句话是不是有种豁然开朗的意境?”nbsp;

  杨冲锋说得很专注,就像在跟周善琨私下讨论一般,但声音却不低,每一个人都听得到。周玉波见杨冲锋不像是故意,也知道杨冲锋虽说是老土,但斗争的经验却不差。他这样说是什么意思?钱教授、顾雪琪却像没有听到两人说话一般。周玉波平时最得意的两句话,给杨冲锋这样提炼出来,心里却没那种得意感。nbsp;

  周善琨点头,说,“确实这样啊,我们省在经济上的思路,过于保守,缺乏超前意识。步子就难以跨大。”nbsp;

  杨冲锋再看着周玉波,说,“周省长一席话,惊醒梦中人。不过,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对千亿项目的具体运作,想听一听。据我了解到的情况,千亿项目的总投入建设资金将达到一千亿。是以美元计还是以人民币计?”nbsp;

  杨冲锋这个根本没有水准的问题说出来,让周玉波郁闷不已。但看似没有水准的问题,却跟上午时顾雪琪在论文答题问时的问题有着联系。或者说根源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这个项目如果是一千亿人民币来投建,目前的投入都差不多了,建成的进度在哪里?nbsp;

  这就牵涉到执行力和项目规划的设想是不是合乎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