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秘书
进到办公室里,韩东伟已经从办公桌后站起走出来迎接。此时谁都会将自己的姿态放得更和善些,不但是给秘书们看,相互间也要这样的态度,才有可能将蜜月期拉长一些,才能让市里的班子显示出足够的掌控能力。
客套之后,两位领导都坐到沙发上能,秘书们给领导泡了茶,也就到外面去不会影响到领导的谈话。
“冲锋市长,都开始熟悉了吧。”韩东伟端起茶对杨冲锋表示了请,他已经五十三岁,目前到平通市来,在心里对这位置虽不满意,但想着有较多的政绩可以捞取,心里还是很期待的。指望着过几年能够上到副部级,也算是满足了自己的心愿。放眼体制里的人,又有几个人能够走到副部级?此时的心态就算面对远比自己年轻的市长,也知道双方的配合有些别扭,但自己的姿态确实要做到位。
“书记,至今还是两眼摸黑呢。”
“市里各方面工作都已经启动,省里对市政府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韩东伟也不讳言自己对市政府的高度关注,以及眼下之意自己是有人从市政府那边给他汇报情况的。这些也都是情理之中的事,只是对市政府的工作不加以无故干预和阻挠,就算是双方配合很默契的了,市政府哪会超脱于市委的监控之下?
“是书记指挥得力啊。”杨冲锋也不会在意市政府里有书记的人,韩东伟先到平通市,有多少人已经向他表示的忠诚都是可以理解的。“书记,今天过来,主要是想向书记请示些问题。”
“冲锋市长,之前我们不是说好了,工作问题一起讨论着办嘛。”
“市政府对近期的工作规划,要对书记汇报我的想法……”
平通市这边虽乱,但四套班子的一把手都到了,也就渐渐地稳定下来。人心一稳,工作上就算乱如一团麻,一件件地做下来就会变得有序。
才到平通市七八天,市政府这边的大体工作都各自有人负责主抓,杨冲锋虽忙,有李飞勇和陈雨苏两人连同市府办一起,倒还是顺利运转起来。
前两天在市委里和书记韩东伟谈当前的工作,总体思路从这些方面着手工作:一是稳定人心,包括将必要的空缺着的职位,短时间里补足后,就先将人事调整问题冻结起来,等工作到秋季之后,再进行较大规模地调整,才会有利于目前工作的开展。二是将经济圈建设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也是平通市的品牌效应,不仅是上层领导想看到经济圈在区域里建立起来,省里也要将经济圈建立起来才减轻他们的压力。从平通市自身说来,将经济圈建立后,对平通市的经济发展、人心背向、舆论导向等等都会随着经济圈的建立与繁荣而发生改变。最为实惠的,也还是地域里的人,大家的生活会随着经济圈建立而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变。作为平通市的领导班子,受惠自然不小,这些也都是不言自明的事。
另外,杨冲锋还提出,利用大江这一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开发养殖业、水上运输业、水上休闲娱乐及旅游业等,不能够坐拥有天才地宝而置之不用。大江两岸山势陡峭,就算想进行开发出来,从目前情况看也没有什么好主意。要想使得整个地区的经济都发展起来,就不单单是划出几块开发区,建出一批厂或企业就能够包打天下的。
但大江两岸大片地域要怎么样得到充分利用,变废为宝,还有待实地考察后再研究,那不是当前最为紧急的工作。
韩东伟在沿海地区工作,对经济建设自然有一套观念,也有一些人脉。来上任之前,就曾有商家对他许诺过,会到平通市的经济圈里投资建厂,来发展事业。经济圈的划分,是沿大江流域,涉及到几个省,近十个地区。这一次,受到群体事件冲击最大的就是平通市,其他地方影响不大。但平通市却是整个经济圈建设的核心与枢纽,平通市一波动,就影响到周围的发展建设。
等平通市人心稍微稳定下来,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招商引资。当然,之前经济圈的招商引资相关的政策也都制定下来,杨冲锋也曾就这些问题与韩东伟进行商讨,这样的政策之前已经经过江北省省府,如今也不用在变动修改,地域性的政策要以稳定为主,才会使得外面的商家产生信任感。
这些大致方针,杨冲锋和韩东伟两人讨论先确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