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坐不住

端起茶杯来喝,然后给龙茂显的杯里也续了些水。两人一个抽烟,一个喝茶,两个人心里明白,各站立场,不肯相让。

  过几分钟,龙茂显抽烟差不多了,谈一口气,正准备说话,服务员却将点了的菜烧好送来,同时也带来瓶五粮液。两人也不多说,各自将吃饭喝酒的架势摆好,将杯里的酒斟满。服务员自先出去,等两人好说话。

  杨冲锋举起杯子,说“龙书记,一直都没有机会单独给你敬杯酒,今天我把三杯喝满。来第一杯,就为我们能够坐在一起,喝了。”

  “好,这个理由听着顺耳。”

  喝下第一杯,龙茂显却站起来要,将酒瓶拿到手里,要来斟酒。杨冲锋也不作那虚礼,随即将第二杯碰了喝下。杨冲锋再将酒瓶拿到手里,给两人倒满,说“书记,三杯的量,这可是最后一杯了。”杨冲锋自从到香兰县后,一直都只是三杯酒就到量,看着就像真喝醉一般,到如今全县的大小领导都知道他这一特点,就算有人疑惑却也不会逼着县委书记去喝酒。

  “好,那请自便。”龙茂显说着就自己杯里的酒一仰口喝下,瓶里也才倒了一半多些,便自己倒满。

  喝了些酒,龙茂显也就少了些顾忌,说“书记,说实在话,今天找书记来吃饭,心里还是有些想法的。知道有些事不可为,但放在心里不说出来,却也是不行。”

  “龙书记,先问就说过,无论是对工作,还是对我个人,但凡有什么都请直说。这样对工作才会更有利,对我们之间相互理解也才会更加深一些。”

  “李杰这次犯浑虽说影响比较大,但没有造成实质性损失,补救工作也到位。这次县委检查组对提议,对一个二三十年来工作兢兢业业的老同志来说,书记你觉得公平吗?”

  见龙茂显说到正题,杨冲锋也不回避,给他将杯里的酒加上后,说“龙书记,李杰书记的提议在大多数人看来,他的过错都是一个可以理解和原谅的,因为他主观意识里并没有去危害谁,没有要去剥夺谁都利益。对这一点人,大家都持于一种同情的心态。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犯下这样的错误。”

  见龙茂显听着有种自然就是这样的表情,又说“可是,我们检查组要是没有发觉永驻镇的问题,龙书记你认为他们自己会不会这样下力地将补救工作做好?答案很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今后造成的损失谁来负责?难道也就一句出发点不是以侵害别人也就原谅这过失让县里来承担?还是有李杰以及永驻镇来承担?我想,大家都承担不起。

  再说,李杰书记几十年来工作兢兢业业,勤恳自律,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好干部好的基层领导。但这个‘好’要怎么样来看待?怎么样来认识?我觉得是有不同看法的。和那些乱伸手、贪腐谋私利的人相比,李杰书记确实是个值得肯定的干部,将一个干部的本分守住了。

  但如今全国形势处在急剧发展的大环境下,保守和不作为,无论对自己,对县里、对永驻镇的一村一组一家一户影响都是很大的,就不说造成的损失有多少,错过发展的时机,让全镇的农户乡亲还处在那种为肚子而奔波,这样的干部当真就没有错?”

  龙茂显不说话,将一杯酒又一口喝下,脸色变得更难看些。也不看杨冲锋,照着面前那盘菜猛吃。杨冲锋知道这样还是无法说服他,便也沉默下来。

  等龙茂显将瓶里的酒倒完,杨冲锋举起自己面前的杯子,说“龙书记,来,干了。”龙茂显虽然脸沉着,也有了些酒意,却没有真醉,也举起杯子碰了一碰。心里就算不痛快,当面也不可能将脸撕破,对自己对李杰都没有什么好。

  工作还要进行,虽然觉得县委书记年轻气盛,不看理解以往的功劳苦劳就下死手,让龙茂显怎么也受不了。之前表示的意思,是给理解说好话,自己心里话却没有说出来。放下杯子,说“书记,我会服从集体的决议,但说内心话,真要对李杰这样处置,会让很多中老干部们伤心的。一生的辛苦操劳,就为一项工作的失误,就将所有的付出全部否定了,谁能够接受这样的事实?唇亡齿寒,对李杰的处理我还是建议慎重,免得影响整个干部队伍的士气和人心。”

  龙茂显说罢就站起来走了,也不管不顾杨冲锋的感受,俨然一派倚老卖老的架势。杨冲锋坐在包间里,他还没有吃什么饭,自然不会就此离开。盛一碗慢慢吃,边想着今天的事,对李杰要是不拿下来,今后还专门将步子迈得更大一些?怎么才能触动全县干部们的灵魂,让他们一改之前的那些观念?

  包间的门开了,却是惠兰拿着一瓶酒进来,见杨冲锋端着碗在吃饭,柔声说,“要不要再喝一杯?”

  “再喝一杯当真会犯错误的,你肯陪我一起啊。”

  “呸,就没有一个好人。”却坐了下来。

  吃过饭,杨冲锋决意找吴文兴等人沟通沟通,对于人事上的事,两人还没有讨论过。吴文兴接到杨冲锋的电话,也明白是为什么事。吴文兴提出到香兰大酒店里见面,两人坐在一起后,却没有当真将李杰的是直接提出来。说的更多的却是经济果林开发项目第二阶段工作有关怎么去做,讨论年终了对全县优秀干部的表彰选取的条件。

  接下来的时间里,杨冲锋分别又见了李尚维、吴滕等两位组织人事方面的领导。面对每一个人时,杨冲锋都没有想到,这些人都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没有将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最后也只是说,个人会服从集体的决议。

  由此看来,全县的人对理解拿下来都存在看法的,或许每一个人都怕有了李杰的先例后,自己在工作中有什么失误,这样的处置办法就会落到自己的头上。谁又敢保证工作就没有失误?失误的代价也太大了,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