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校园建设

; 对教育局局长秦时明虽会给面子,但说到尊重却不一定出自诚心,对自己老师就不同了。不说教过自己是不是费很多精神气,但从自己角度说来,那也得对教师尊敬,才会留下好评。要是对自己老师都不知道尊重,还有什么人值得你尊重?注意到人当然不可交往,更不可重用。秦时明也不会有这样的花花肠子,还是个比较朴质知恩的人。

  严玉斌的学生在县里很多,但记住的不多,之前对秦时明也没有太深刻的印象,但他成为县长秘书后,自然就记得了。一个值得骄傲而挂着嘴边的学生,自然容易记得。

  “时明啊,今天得空过教育局来?”先教育局局长李启静虽提到县领导要来教育局,严玉斌也不会一下子联想过来,到时李启静见是秦秘书到了,才想到面前这年轻人就是正牌子县长杨冲锋啊。

  “老师,这位是县长。”秦时明在这个问题上,还是选择先给老师介绍,再对杨冲锋说“县长,这位就是我县德高望重的教育泰斗县一中校长严玉斌老师。严老师学问为人,都是教育界的表率。”

  当着领导的面狠夸自己老师,实际上是一举多得,既体现了自己进入不忘师恩,那是自己的品性修养,又给自己老师抹彩,而这种彩还真是多人愿意听到的,对领导说来也有很不错的,下属这样知恩朴质,领导自然也是一个类别的人,要不怎么会有如此下属?物以类聚,用下属反衬领导虽少见,但却很容易让人接受的。

  局长李启静进一步验证来人就是县长,心里就有些慌。县长到局里都进自己办公室里,教育局却没有什么反应,领导会怎么想?这时也来不及考虑后果,忙将脸上的笑容调整出来。却见杨冲锋当先给一中校长严玉斌伸手去握,说“严校长,久闻大名,在教育界里当真当得起泰山北斗了的。”

  严玉斌没有想到会见到县长,对于县里的领导本来是没有什么好印象,可因为秦时明是他学生,又在县长身边,免不了对县政府这边的感观就会好些。这时见县长主动伸手来,又没有给自己面子,忙笑着说“不敢不敢,一个教书匠而已,县长好。”

  李启静凑过来,硬着脸皮,也不知道县长会有什么看法。之前李耀强当县长时,对教育局就很冷淡,开年时工作报告写得好,真落实却没有一件。遇上什么事都是先豪不留情面地批评,比骂自家的崽都更狠。杨冲锋到柳泽来后,也有一年,没有过问教育这边的事,也不曾答应过教育这边什么,这对李启静说来更觉得失望。也不知道今天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教育局出了什么事?才使得县长都跑教育局里来?

  先得到电话通知,说是县长要过来,还以为就是向卫东副县长,让两个副手到大门外接人,自己将严玉斌先打发走,再亲自去接。没曾想事情变得这样子。

  “县长,您好。”也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心里灰暗,对县长到来的目的也一无所知,还真不好乱说话。

  严玉斌见县长到来,对他虽客气,那八成是看在秦时明面子上,是为秦时明撑脸。领导有工作,自己也当知趣,说来几句客气话准备要告辞,免得影响领导工作。

  “严校长,请留步。”杨冲锋见严玉斌要走,“先在走廊上听到您和李局长说什么学生受伤?具体怎么回事,能说说吗?”

  李启静和严玉斌两人都不想县长知道这事,比较学校出来小问题,要下面自己解决。尽量不要让上面的领导知道,这才是下属的本份。但县长开口相问,那又是另一回事,只要在县里发生的,领导要知道详情,下面的人自然不敢再隐瞒。

  严玉斌见县长过问,对杨冲锋也没有什么印象,而李启静局长对县政府这边的领导更不敢违悖,对严玉斌看过来求助的眼,也不敢当着领导的面做任何表示,只能硬着头皮直接无视。严玉斌见局长不表态,自己一个中学校长,就算有一些名气,但在行政上比县二把手相差太远。

  秦时明对老师严玉斌倒有些理解,说“老师,您先请坐,县长也就了解下具体情况。”他自己也不知道杨冲锋是从什么角度来过问这件完全可以避开的事件。但他知道杨冲锋的性情,对县里任何地方出事都会很挂心的,至于有没有责任,那是之后再说了。

  严玉斌见秦时明出面,毕竟自己还有个争气的学生,也可为自己说两句话。心里稍定,便将学校里发生的事说了出来。

  原来是初三的一个学生,在做课间操时,做到那一节叫“跳跃运动”时,他是单脚落下来。踩在一块有些破损了的木板上,将那木板踩断,脚就陷落到楼板里,人事情重心也就摔倒,身体将脚一撇,腿骨就断折了。

  一中教学楼都很陈旧,有四五栋都是五六十年代修的那种木质楼,两层半的结构。木柱、横梁、楼板、壁板和楼梯都是木质,使用到如今,已经四五十年之久,有些破损,学校也年年修整。到如今的小孩子远比八十年代之前的学生要跳脱,平时追逐,更有故意在木板上跳起来踩踏的,其中损坏一些学校也未必就能及时发现。

  这一件事要是学生在打闹中受伤,相对说来责任就要轻一些,可那学生却是最做课间操,虽说没有规范去做操,总不能将责任推掉。事情发生后,学校当即将学生送到县医院里救治,家长也没有过多强责怪学校和老师。

  严玉斌今天到教育局来,一是要给教育局汇报这件事,二是要诉诉苦,目前一中每个班的班额都超级大,平均七十人。要是那些楼真垮塌了,伤到的人可就不是少数,责任谁也担负不起的。一中要怎么样改变,县里多年来都在说要改建,可年年都没有动静,难道真要等出来大事,才会将一中的事当事来处理?

  在杨冲锋这个县长的面,严玉斌校长虽将整个事件过程说出来,却不会说什么学校建设方面的怨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