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大家心照不宣

  最后棉花拿了一个小盒子把她装起来,捧在手上。

  盒子盖没有盖严实,留了一条缝给她。

  原本打算打车去,但是因为现在是上班高峰期,打车去路上起码要堵半个多小时,她们还是决定坐地铁。

  地铁里也是人挤人人挨人,车厢里挤的跟沙丁鱼罐头似的。

  这位荣嬷嬷呆在盒子里,一路上嘀嘀咕咕碎碎念,搞的一旁的人跟看神经病一样看着棉花。

  棉花觉得好羞耻,心中暗暗发誓,将来自己老了可千万不要变成一个这样嫌东嫌西碎碎念的大妈。

  终于到了站,棉花逃似的出了地铁。

  “阿姨,咱商量个事儿”棉花打开盒子“一会儿吃饭的时候,我给您弄个碟子就放在盒子里,您慢慢吃着,别出声行吗?我怕您吓着服务员。”“我怎么就吓着服务员了?”荣嬷嬷不服气,“我觉得我很和蔼可亲,你都不知道我对我儿媳妇多好,我把她当亲生女儿一样的呀,我对她那么好,你说她是不是应该好好回报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我们老荣家

  ……”

  棉花连忙打住她的唠叨“不是,您确实和蔼可亲慈祥善良,但是您现在毕竟不是一个正常的人类,对吧,咱们低调点。”

  荣嬷嬷觉得棉花说的还是有道理的,点点头,张嘴还想说什么。

  关晴在一旁闲闲的说:“没关系,她一会儿再啰嗦呀,我一筷子给她夹了丢火锅里煮,哈哈哈哈哈哈,我这辈子还没吃过人肉呢。”

  关晴是神,而且还是个恶神,荣嬷嬷现在是挺怕她了,吓的一声都不敢吭。

  吃饭的时候,果然,关晴一直盯着她,筷子不时的伸到盒子里,一副想夹了她丢火锅里的样子。

  这回,这位荣大妈是真的吓尿了。

  棉花丢了一片涮羊肉给她,就把她喂饱了。

  吃完饭棉花去结账,留关晴和荣嬷嬷两个在餐桌旁。

  关晴毫不犹豫的拎起那可怜的三寸小嬷嬷,在还咕咚咕咚冒着泡的火锅上一圈一圈的打转,并且警告她不许出声,否则就丢她下去。

  可怜的荣嬷嬷吓的一声都不敢吭。

  玩了几圈关晴玩腻了,就把她放回了盒子里,回去的路上,荣嬷嬷一路上都安静如鸡,乖乖呆在她的盒子里思考人生。

  回想到她这一生,她的脑袋里就糊成了一团浆糊。

  怎么怎么就错了呢?怎么所有的人,甚至包括关晴和个神和项念念就说她错了呢?

  她恪守了大半辈子的理念和规矩,她明明是为了这个家好,自己的儿子不理解也就算了,为什么连自己丈夫都不理解呢?

  二十多年前三十年前,这个世界不是这样的。

  难道真的是世界变化太快她跟不上来?

  可如果她恪守的一切都是错的,那二十多年前被她自己婆婆扔在大桥上的二女儿,她的死,她的牺牲又是什么呢?

  那是二十九年前了,那时候的东海还没有现在这么多的高楼大厦,他们一家也没有搬到东海市来,而是住在离东海市两百多公里的乡下,种着几十亩地。

  那一年,她在家里生产,生下了第二胎,又是个女儿。

  那时候全国实行计划生育,城市户口只能生一个,农村户口,头胎是个女儿的可以生二胎。

  结果二胎还是个女儿,再生三胎的话就要罚款了。

  孩子一出来,婆婆的脸都变了。

  接生婆是隔壁村赤脚医生的老婆,这种事也见多了,检查了一下产妇一切安好就告辞了。临出门前,婆婆又多塞了一个大红包给她。

  这个多出来的大红包是早早准备好了的,生出来如果是个儿子,那这个红包就用不着,如果是个女儿就八成用的着了。

  接生婆也明白,这红包是封口费,将来这家传出什么事情来,她要顺着说,不能掉了这家的底。如果他们说孕妇难产,孩子生下来就是个死胎,她就要点头“对对对,是这样。”

  送走了接生婆,婆婆端了一盆水进来。

  当时她的丈夫在身边,稍稍跟自己母亲争执了几句,就被婆婆一句“不能让老荣家绝后”给怼了回去。然后他那个一向听话的丈夫就没有再吭声了。

  婆婆的意思是把二丫丢水盆里去。

  如今她已经忘记当时自己是什么心情了,只知道那时候脑子里乱哄哄的,有些不舍,但是更强烈的是一种为夫家传宗接代的使命感。

  所以,她根本没有挣扎更没有反对。

  在她心中也认为,要有一个儿子,以后腰杆才硬,在家在村里才能挺直了脊背做人,不会被人笑话。

  那时候是冬天,水盆里的水冷的刺骨,面对一个将死的“东西”,婆婆连一盆温水都吝啬。

  是的,东西,村里大部分人都称二胎、三胎甚至四胎五胎的女儿为“东西”。

  她们甚至不是一个人,只是随时可以剥夺生命,可以丢掉的东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