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余波

 埃尔顿·约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对西蒙当时的演唱表达了称赞,希望有机会合作云云。

  而且,当《rocket man》这首1972年发行的老歌在随后一周紧随《fire》迅速冲上单曲畅销榜第二名,歌曲的版权公司更是只剩下喜出望外。

  因为西蒙唱完《rocket man》之后又拉着珍妮弗·布瑞去了后台,娇小女孩随后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该曝光的不该曝光的信息都被媒体挖掘出来。

  珍妮弗·布瑞来自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普通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父亲是一家食品公司职员,母亲是一个护士,家里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女孩从《罗拉快跑》开始迷恋西蒙,通过打零工攒了几年的钱,全都花在了当天晚上的一张演唱会门票上。

  孤身一人乘坐火车从迈阿密赶来纽约,在布伦达·拜瑞球馆外等了一整天,口袋空空,甚至连演唱会之后的落脚点都没有着落。

  西蒙那晚唱完歌,原本是想要送女孩下台的,只是感受到小姑娘明显已经有些不太正常的精神状态,又发现她是孤身一人,这才带去了后台。得知女孩的处境,还帮她安排了酒店和返回迈阿密的机票。

  仅此而已。

  做完自认为该做的,把一个孤身女孩安全地送回家,西蒙就没再关注这件事。

  只是,八卦心思泛滥的媒体却不这么认为。

  有人猜测当天晚上是不是发生过什么,有人追逐女孩与西蒙接触时的点滴,甚至还有经纪公司试图签下那女孩。

  这些却都和西蒙无关。

  演唱会结束第二天,西蒙就离开了北美,飞往澳洲。

  瑟曦基金管理公司已经开始了新一阶段针对国际原油市场的布局,阿波罗管理公司正在进行席梦思公司收购案,黑岩资产管理公司也计划在战争引发世界股市动荡时进行一次抄底。

  可以说,即将到来的七月份对于瑟曦资本来说至关重要,珍妮特这次就没有和西蒙一起回澳洲。

  珍妮弗如同计划中那样随行。

  女助理这段时间亲自负责在塔斯马尼亚西蒙领地内的一处湖畔建好了木屋,只等着某个下雪天到来,和西蒙度过一段期待已久的二人世界。

  墨尔本这边,西蒙赶来澳洲之前一周,《蝙蝠侠:黑暗骑士》就正式开拍。

  考虑到《蝙蝠侠:开战时刻》为墨尔本电影、旅游和就业等各方面带来的好处,这次的《蝙蝠侠:黑暗骑士》享有的优惠进一步增加,退税比例相比上次的15%,增加到了20%,而且依旧没有附加其他影片的各种限制条件。

  西蒙也没有因为墨尔本市政府的宽松条件就故意钻什么漏洞,反而将这部影片更多的制作环节都转移到了澳洲,还专门买下了上次墨尔本西郊用于电影拍摄的废弃工厂,计划建造一个电影拍摄基地。

  丹妮莉丝特效澳洲分公司也正式成立。

  具体拍摄方面,虽然影迷对西蒙启用简·德·邦特颇有微词,但实际上确实如同丹妮莉丝和华纳兄弟公开消息所说,影片的控制权依旧牢牢把握在西蒙手中。

  剧本是西蒙亲自敲定的,除非能够说服西蒙,否则简·德·邦特没有丝毫权力修改。

  剧组也全部都是上次西蒙一手培养出来的团队,这足以确保影片技术方面的细节与第一部保持一致。

  而且,简·德·邦特虽然是名义上的导演,但西蒙还为他安排了另外两个副手,罗兰·艾默里奇和马丁·坎贝尔,三人在后来都是好莱坞一线级别的导演,都已经拥有足够的电影制作经验,才华方面也毋庸置疑。

  西蒙的要求就是要三人密切合作,很多事情都通过共同讨论后再执行。

  集思广益之后,虽然拥有拍摄现场最后决策权的是简·德·邦特,但西蒙相信及其珍惜这次机会的德·邦特不可能不愿意汲取另外两人提出的正确建议。

  此外,西蒙这次依旧邀请了乔·西尔沃担任负责《蝙蝠侠:黑暗骑士》后勤支持工作的制片人。

  拥有这一系列优势条件,如果简·德·邦特还能搞砸,西蒙会果断把他踢出局。

  事实是,简·德·邦特自然没有被踢出局。

  西蒙赶到墨尔本,仔细检查过此前一周剧组拍摄的样片,就非常放心地做起了甩手掌柜。

  当然,在媒体报道上,为了安抚影迷对影片质量的担忧,西蒙依旧是‘兢兢业业’地全程跟进电影的拍摄。

  不知不觉中,时间很快就来到1990年的7月份。

  西蒙不在洛杉矶,丹妮莉丝娱乐依旧按部就班地开始了上半年的财务审计工作,珍妮特偶尔也会帮忙兼顾。

  而且,不只是丹妮莉丝娱乐,因为西蒙前段时间参与那场演唱会引发的关注,一些媒体列数之后发现,从1986年的那个夏天踏入洛杉矶开始,西蒙·维斯特洛在短短四年时间,就已经创造出了一个偌大的商业帝国。

  整个维斯特洛体系,以维斯特洛公司为核心,涉及娱乐、时尚、科技、金融四大领域。

  更难得的是,涉及的这四大领域,任何一个都不是小打小闹。

  其中最耀眼的丹妮莉丝娱乐,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