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戛纳

,经常会出现媒体影评一片叫好却最终颗粒无收的影片,一些媒体评价差劲的电影甚至会经常爆冷。

  如果说这其中没有完全脱离于电影之外的因素影响,那鬼都不相信。

  原时空中,《低俗小说》打败了基耶洛夫斯基红蓝白三部曲的《红》和《活着》等一些众望所归的影片最终夺得金棕榈,很大原因就在于,当年的评委会主席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因此,即使知道单凭质量考虑《低俗小说》绝对有足够的实力拿到奖项,西蒙也不会奢望什么都不做就等着电影节结束登台领奖,那就太天真了。

  西蒙提前已经了解过这一届的21部影片,相对来说,这一届提名的影片只能用平庸来形容,除了自己拿出来的《低俗小说》,西蒙并没有发现其他记忆比较深刻的电影。因此,《低俗小说》相对于1994年强片云集的年代优势其实更大。

  但,公关肯定还是必不可少的。

  耐心地和威廉姆·高德曼聊了一会儿,西蒙很快又在派对现场找到了另外一个目标身影。

  乔治·米勒。

  上个月的奥斯卡上,西蒙还和这位凭借《疯狂的麦克斯》系列一举成名的导演碰过面,没想到,随后戛纳电影节宣布评审名单,乔治·米勒的名字就再出出现。

  西蒙和米勒肯定是没有多少交情的。

  但。

  乔治·米勒是澳洲人啊。

  因为珍妮特的关系,西蒙天然带着和澳洲帮打成一片的属性。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