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立人立信立业

  王德亮真没想到会在宣讲教室里见到徐尚秀。

  是他主动要来四山的不假,不过他不是为见徐尚秀而来,他是为李青而来。

  在青木大地震中失去父母和丈夫的李青离开伤心地央秀,到蜀都谋生。得边学道指示,刘毅松把李青推荐到天行通航上班。

  随着祝家内部动荡,祝植淳在天行通航待的时间越来越少,而就算他在天行通航,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关注李青。

  入职天行通航,李青调了三次岗位,全都体现出明显的不适应,一来二去,李青越来越沉默寡言。

  后来没多久,李青从天行通航辞职,到四山大学读书。

  李青能进入四山大学读书,她的老领导帮了大忙。

  青木大地震后,李青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和幸存的同事一起,照顾学生,积极自救,成为央秀灾后自救队伍的骨干。

  尽管是代课教师,李青同样属于教育系统的人。

  震后,央秀教育部门把李青和另外几个央秀中心小学的教师当成“抗震自救互助典型”报了上去。

  非常时期,特事特办,李青的“抗震典型”荣誉很快就批下来了。

  也正因为这个荣誉头衔,加上老领导找了一些关系,李青被四山大学特招,进入学校学习。

  在经历生离死别之后,什么功名利禄都看开了,什么荣华富贵都看淡了,李青只想找一个宁静自在的地方,读读书,回忆回忆往事,弥补一下当年没能读一个完整的四年大学的遗憾。

  遗憾已经够多了,此时的李青只想率性而活,不想人生再留遗憾。

  然而问题是,李青脑子里的想法,只有她自己清楚,外人猜不透。

  最起码刘毅松就没猜透。

  在刘毅松看来,李青离开天行通航,到大学进修,是为找一个更理想的工作充电。

  胡溪病逝后,一个潜在影响是边学?变得关心故人。

  尽管杜海身死前实际上已经脱离了边学道的控制,不过边学道还是把杜海的遗孀划入自己应该照顾的群体中,给份工作、开份工资而已,就算开高薪,边学道也开得起。

  所以,听到刘毅松的汇报后,边学道没多想,拿起电话打给王德亮,让王德亮在四山宣讲时找机会把李青招入有道。

  机会刚刚好!

  有道集团进高校宣讲招聘,李青辞职在高校学习,趁这个时候把李青招进有道,任谁也看不出其中关联。

  适当的小心是必要的。

  边学道现在的对手全是能量奇大的重量级,这些人不动则已,一旦着手调查,尽管杜海已经不在人世,也难保不会被人循着蛛丝马迹摸到二人之间的关系。

  小心驶得万年船。对边学道这种无根无靠、只凭声誉立身的富豪来说,任何一道不光彩的灰色缝隙都可能成为大坝决堤的隐患。

  另一方面,亲疏有别是存在的。

  同样是下属,边学道为什么打给王德亮,不打给康华或者傅采宁?

  因为无论傅采宁还是康华,就算嘴上不问,心里也会好奇李青是谁?为什么老板特意叮嘱招进集团?

  康华还好说,傅采宁实在是太聪明了,这样的人,有些事情可以放心大胆地交给她去办,而有些事情一丝一毫都不能让她知道或参与,否则她早早晚晚能发现一些疑点。

  有关杜海这个人的事,边学道一辈子都不想让旁人知道,所以,他要找一个相对放心的人来做这件事。

  王德亮就是适合执行这个任务的人。

  他和边学道是同乡,一起同过窗,一起阴过人,彼此很有默契,很多时候可以心照不宣。

  ……

  ……

  下午14点30分,研究生教学楼301室里,宣讲准时开始。

  宣讲这种活儿当然不用王德亮亲自上,进门后他一言不发,坐在第一排的座位上,看着本组的宣讲员致开讲词。

  眼睛看着台上的宣讲员,表情镇定自若的王德亮心里已是乱七八糟,来四山之前,尽管知道徐尚秀也在四山大学读书,但他觉得徐尚秀不会无聊到凑这种热闹,没想到,徐尚秀竟然来了。

  她来做什么?

  从侧面看看男朋友企业的发展现状?

  还是无聊,来看看有道员工的工作状态?

  此时此刻,王德亮陷入一个难解之局——他不知道该怎么跟徐尚秀打交道。

  严格地说,王德亮和徐尚秀第一次见面时,王德亮的身份是陶庆的室友,徐尚秀的身份是陶庆的女友,两人是因为陶庆这根纽带才认识的。

  后来,陶庆被学校开除了,两个寝的联谊关系也不了了之,王德亮就很少再见到徐尚秀了。

  到现在,以有道集团工作人员的身份再次见到徐尚秀,内心深处,王德亮隐隐担心徐尚秀联想起当初陶庆被开除的种种疑点。

  好吧,这就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