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2012》
饭店包房里,于今给出了边学道也买不起的豪宅名字——河东花园。
边学道一听,这个他现在确实买不起。
“河东花园”是全hk排名第一的百年豪宅,位于曾经“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太平山的不就是重生吗?
见两人都一脸呆滞地看着自己,于今主动给出了答案:“1923年,河东花园第一任主人花了7万买下那块地,到现在,2008年,这块地保守估计值40亿。7万……40亿……升值多少?升值近6万倍!”
“如果你把7万存入银行,80年后的今天,会有多少钱?你连当年存钱的银行都找不到了,早被这80多年的风风雨雨吹没了。又或者,1923年时你去北平,买下七八套三进的四合院,如果传到今天,价值数十亿元rmb绝对没问题,但不幸的是,中间你会经历一次所有制变更,私产变公产,所以,投资回报率等于零。”
见李裕一脸的崇拜表情,于今接着说:“其实,只要私人产权可以得到保护,超长时段的投资之王,仍然是中心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地产。至于股权、债券等金融资产,虽然变现能力强,但在历史长河里如梦幻泡影,随世事沉浮,转眼之间就风流云散。”
边学道不动声色,李裕忍不住问:“黄金呢?”
于今说:“黄金是一种非常呆滞的投资品,没什么大意思。”
李裕问:“hk是永久产权吗?”
于今说:“理论上是。”
李裕瞪着于今:“……”
于今说:“就说这个河东花园吧,一九二七年建成,到现在80年了,如此寸土寸金之地,一直为同一家族所有,房屋主人有权出售或者改建,任何人无权干涉,不会遭遇强拆,这不就是永久了吗?”
好吧……
于今想说的意思,边学道听懂了,李裕也听懂了。
菜上来了。
边学道不置可否,换一个话题问:“我记得你跟人合伙开了一个小额贷款公司,现在怎么样了?”
于今一听,立刻坐直了身体。
这句不是随便问的。
出任有道集团文化影视事业部副总经理的于今可谓身居要职,他自己的那些不太上得了台面的业务,就该停下了。
别的不说,边学道知道的水军业务、浴场、小额贷款(高利贷),这些东西都不能继续做了,必须全面脱离,甚至全力抹去痕迹。否则,一旦被人挖出来,损害的不仅仅是于今个人的形象,有道集团也会被抹黑。
边学道清楚,以于今的聪明,应该知道取舍,可他还是要挑明了问这一句,先说断后不乱!
于今说:“老边你放心,我现在全部精力都投在影视娱乐这一块,之前那些营生几个月前就全脱手了,我不会给人留下把柄。”
边学道听了点点头,问于今:“高利贷那块也脱手了?”
于今说:“必须脱手啊,话说回来,真有点可惜。”
李裕接话问:“可惜?很赚?”
于今说:“必须赚啊!”
听于今这么说,边学道来了兴趣,吃口菜,问道:“怎么个赚法?”
于今放下筷子说:“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一个做高利贷的朋友,租一间办公室,注册了几十个公司,利用这些公司去不同银行贷款。他从银行贷出的钱,成本(月息)1分,但他再贷出去,就可以赚好几倍,几乎是空手套白狼。”
李裕问:“银行不去公司核实?”
于今说:“简单!这家银行来了,就换成这块牌子。那家银行来了,就换成另一块牌子。”
李裕问:“银行每次去都提前通知?不会私下突击核实?”
于今咧着嘴说:“其实上门的银行信贷员也知道这些事情,但现在银行的生意也不好做,放给高利贷公司的风险反而比放给实业的要小,还能增加信贷员自己的业绩。”
李裕:“……”
于今说:“现在国家信贷支持农业、环保等中小企业,这类小企业,每家最多可以从银行贷出3000万,但贷出来后,它们多半没办法花完。其实,这些小企业资产已经烂得不行,加上经济形势不好,就算是用足3000万,有些也是根本救不活,还不如将贷来的钱借给高利贷公司,自己收些好处。于是,国家的政策就被钻了空子,不少高利贷公司频繁地去收购快不行了的企业,或者直接跟它们合作,付出一定费用后,贷出钱来对半分。”
李裕想了想,问道:“对半分?贷款啊,不是得还吗?”
于今说:“很简单,银行放贷都是有资产抵押的,问题就在抵押上面。比如银行借出去1000万,但债务人还不起,事实上就变成了坏账。但银行会想办法让这个贷款一直存续下去,比如找人帮忙将账给还上,再利用原抵押物做续贷。还旧借新,表面上看,这笔贷款就看不出有什么问题来,行长在任期内都这么干。”
李裕问:“这么干不会出事?”
于今说:“只要在他任期内不出事就行了,到继任者来出事了,他可就不管了。至于高利贷公司的老板,从来都不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