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开发商的社会责任
上任6个月后,卢广效体现出了他的做事风格——雷厉风行。
松南新城和棚户区改造两线并轨,碰头会、通气会、部署会、贯彻会……财政局、建委领导和棚户区改造小组的副组长,天天被卢广效按在手边,从早忙到晚。
其中财政局的任务最重,又是新城,又是棚户区改造,几百上千亿的大项目,处处要钱,可财政局没有多少钱。
怎么办?找银行。
北方不像南方,施工月份少,进了冬天全得停工,卢广效每天看着日历,心里只有一个词:时不我待
随着棚户区改造小组汇集省内外专家学者几次论证,数次实地考察,大型安居民心项目“松江苑”的选址工作结束了。
从地图上看,“松江苑”项目位于松南新城右上方,目前看来交通还算便利,有两条主于道经过附近,可是周边的配套设施就要差上一些,想聚集足够人气,保守估计要三年。
可是对开发商来说,“松江苑”前后三期工程30栋楼,这口肉,吃上几年没问题。
问题是,这口肉不太好吃。
其一,“松江苑”项目跟棚户区拆迁、安置进行捆绑,松江市政府出台新的拆迁政策,只要同意签字,住房困难户在“松江苑”最低补贴平方米。新政对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对开发商来说,却增加了成本。
其二,调查情况显示,/%勺棚户区居民希望“松江苑”的安置房建成小户型,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可是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说,实在不愿意建设小户型。
原因很简单,一个楼层10户比一个楼层4户,成本要高多了。这10户都必须走管线,多建承重墙,都必须考虑采光等问题,这些都是成本,将挤压利润空间。
这个时候,需要有人站出来……
敢为集团第一个站了出来。
边学道在家里曾跟边学义和边学仁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可眼下这个“秀”,他必须冲上去、家里来了客人,下次一起去。
挂断电话,睡不着了,起来收拾一番,打开冰箱看家里做菜的材料,盘算着一会儿需要出去买的菜。
把需要买的菜和料记在便签上,关淑南打开了自己的衣柜,在穿衣镜前一件一件试穿,却没找到一件让她合心的
试了一遍,又试了一遍,确定都不满意,坐在床上,关淑南想到一个多月前在一家专卖店看见的红色旗袍,大红色,上半身精美的刺绣,下半身完美的飘纱,就是价格有点超出关淑南的接受范围,要36元。
当时看着价签她就想,等自己结婚时,就来买这件旗袍,在婚礼那天穿。
现在,关淑南没有婚礼了……
一个人静静坐了半个小时,关淑南换好衣服,带上银行卡,出门打车,直奔卖旗袍的那家专卖店。
在专卖店里,按照身高试穿了一下,刷卡买了下来。拎着旗袍,她又找了家婚庆用品店,买了几根红蜡烛,出门前,看着橱窗里的大红喜字,想买,最终咬牙忍住了。
把旗袍送回家,马不停蹄,奔超市买菜,然后掐着时间下厨,一样一样精心烹制。
晚上6点,穿着红色旗袍,盘起头发,化了淡妆的关淑南,抱着胳膊站在窗前,盯着小区进车的路口,一直到看见边学道那辆熟悉的路虎出现在视野里,终于舒了口气。
进门看见一身大红的关淑南,边学道愣了一下,然后在空气里闻了闻,说:“挺香啊”
关淑南说:“进来吧,洗洗手,我把火关了就能吃。”
边学道走进卫生间,边洗手边问:“你会做饭?”
关淑南在厨房接话:“尝尝再说。”
味道确实好
边学道自己也下厨房,手艺还不赖,可是跟关淑南比,明显差着一截。他做菜味道可以,但品相不行,关淑南做的菜,色香味都不错,没的挑
每道菜都尝了一口,边学道问:“你说实话,是不是去饭店点的?”
关淑南用火机点着两根蜡烛,放在桌子中央,把房子里的主灯都关了,只留一个壁灯,坐在他对面说:“怀疑啊?下次你早点来,看着我下厨就知道了。”
边学道喝了一碗汤,自己动手又盛了一碗,问关淑南:“点蜡于什么?”
关淑南说:“老话都说灯下看美人,古时候没有电只有蜡,你在我家正式吃的第一顿饭,我希望你眼里的我能漂亮一点。”
尽管关淑南解释得滴水不漏,可是红烛红旗袍,边学道不是蠢男人,他知道关淑南心里想的什么。
忙了一天,中午没怎么吃好,边学道也是饿了,风卷残云把菜和汤都吃光,看着眼里满是期待,似乎等他表扬的关淑南,拍拍肚子说:“我的目标是40岁前保持住现在的体型,你这手艺,提高了我这个目标的难度。”
关淑南听了笑靥如花。
这句话有三层意思,她都听懂了。
第一层,边学道夸她做饭好吃。
第二层,他以后可能常来吃她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