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新闻联播》12秒报道

  派人去了里斯本的几家媒体收获巨大。

  在现场,记者们见证了沈馥拿奖,记下了沈馥的中英文获奖感言,更看到了沈馥演唱时现场观众的兴奋表现。

  因为葡萄牙和中国有7个小时的时差,国内报纸赶不上把大篇幅海外报道登上ll月4日的文娱版头条,可是网站没有这个限制。

  国内唯一一家派人到里斯本的门户网站,一下抢得先机。

  当初对于是否派人去里斯本,网站内部曾出现分歧。有人认为沈馥拿奖希望不大,而且国人对该奖项认知度不高,不值得花钱跑这一趟。

  是网站的采编中心主管力排众议,他认为沈馥拿奖的希望很大,同时觉得沈馥极有可能成为国内乐坛划时代的天后级歌手。

  采编中心主管赌对了。

  前方记者传回来的信息让人心潮澎湃。

  大西洋体育馆里,沈馥的表演引动全场。

  场外,欧洲媒体不吝词汇赞美沈馥是“迷人的东方天后”

  无论欧洲还是美国,《11iuiucn》在流行音乐排行榜上,双线接近登了中文,拉上使用民族乐器的乐团一起登台,征服了一直持有偏见的欧洲观众,就这表现还能被骂,你们还算是个人?

  更大的惊喜在后面。

  超出所有人的想象,沈馥欧洲拿奖的报道上了ll月4日晚7点的《新闻联播》,虽然播发时长只有十分靠后的2秒钟。

  2秒,奠定了沈馥国内歌坛的天后地位。

  2秒,让沈馥继春晚之后,举国皆知。

  2秒,让跟沈馥一起登台的女子十一乐坊也在新闻中露了一把脸。

  当然,看《新闻联播》的人不多,但《新闻联播》播了沈馥在欧洲拿奖,那看的人就太多了。

  好多人听说了,第一时间上网找《新闻联播》的视频,心里想的差不多都是一句话:这是要逆天?

  已经逆天了。

  没有人想象得到《新闻联播》这2秒的深远影响,单就眼前,国内从南到北,大街小巷音响里播放的,三首歌里必有一首是沈馥唱的。

  趁热打铁的道理大家都懂。

  电影剧组跟人在德国的沈馥联系,商量ll月中下旬推出电影片尾曲《我不转弯》,沈馥同意了。

  《我不转弯》词曲成熟,m也已经录制完毕,什么时候推出完全看剧组的意思。沈馥也知道,眼下是推出新歌的好时机,正好夯实国内的粉丝群,给媒体的后续报道提供话题。

  可是就发布地点和形式,沈馥跟剧组出现了分歧。

  剧组想把歌曲发布会开在燕京,沈馥的意思,做好宣传放到网上就行。

  剧组问沈馥为什么不赞成在燕京开发布会的提议,沈馥很直接地说:“燕京是我的伤心地,不想回去。”

  对方问:“一辈子都不回去?”

  沈馥说:“是不是一辈子说不准,但现在不想回去,不想面对那些虚伪的人。”

  鉴于沈馥眼下的知名度,以及沈馥没有追究前阵子剧组利用沈馥的丑闻替电影造势的行为,不想把关系搞僵,剧组勉强答应沈馥,在欧洲开发布会。

  沈馥以为成功避免回国,很恬静地在德国陪母亲做恢复性锻炼,直到经纪人范红兵给她打了一个电话。

  电话里,沈馥听到一个让她十分为难的消息: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的工作人员联系上范红兵,希望跟沈馥接洽,有意聘请沈馥当孔子学院的欧洲推广宣传大使。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

  孔子学院?

  沈馥听得一头雾水。

  全球第一家孔子学院204年ll月2l日在韩国首尔成立,到现在还差几天不满一年。这一年里,沈馥忙得要命,不怎么关注新闻,也很少上网,不知道孔子学院很正常。

  沈馥问范红兵:“对方的身份确认了吗?不是骗子?”

  范红兵肯定地说:“确认了,来头不小,是国字头。”

  沈馥问:“给你资料了吗?”

  范红兵说:“给了一点,我自己上网也搜了一些,已经发你邮箱了。”

  挂断电话,沈馥打开电脑。

  看到了范红兵发来的邮件,却没看到边学道回复她颁奖礼之夜发去的邮件

  “他在忙什么?”

  沈馥开始想念边学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