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华夏终将崛起
美国的政体虽然号称是什么自由民主,全民都能参与政治,但实际上美国的政权只是掌握在一小部分人的手里,这部分人叫作大资本家,大金融家,也就是华尔街背后的那些金融巨头们。
美国是金钱政治,谁有钱谁说了算。
大资本家有钱,所以美国政治由他们说了算,美国总统那个被秦关西暗杀的总统普朗特在选任总统之前也是个富可敌国的大富翁,由此可见大资本家操控着美国的政体。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一正一副两个总统都没了之后美国还不乱的原因,因为美国政治构架已经在百年前形成了固定的规模,只要美国的大资本家不倒台,美国就算死了再多的总统也没事儿。
总统只不过大资本家在政治舞台上的代言人而已,对于那些隐居幕后富可敌国的大资本家来说,一个代言人没了那就阿拉伯共和国最富庶的地段也就是那些油田现在都掌控在了华夏的手里,华夏为啥还要纵容安西国向前进攻,难不成华夏还想要阿拉伯帝国那一片片贫瘠的沙漠戈壁里的沙子吗?
华夏要石油,不要沙子,俺们华夏沙子多的是,东海南海那边随便挖......
国际纠纷终于告一段落,在各方的努力之下,国际紧张的局势终于缓和。
同时也因为这场战争,国际势力重新洗牌。
华夏以极其强势的面貌崛起,以一个能与美国比肩的大国身份重新活跃在世界舞台之上。
事后,大家细数一下,发现这一系列纠纷,最终最大的受益者是华夏,最大的受害者是阿拉伯国。
阿拉伯国不用说了,他们本来占据世界最大的油田,靠卖石油富得流油,可他们的油田被占二楼之后,阿拉伯帝国剩下的国土就只有戈壁和荒漠了,原本富庶的阿拉伯国一泻千里,从此国力大衰。
安西国占了许多油田,原本这个比阿拉伯帝国穷得多得多的国家一跃成为中亚大国,因为又背靠着华夏这颗大树,安西国的日子比战前好了不知多少倍。
人家国家打仗是越打越穷,安西国是越打越富有。
这个人家,指的就是南北棒子国。
南北棒子国虽然签订了停战协议,两个国家的军队都滚回各自的国家建设新家园去了,可战后的两个国家面对的都是百业凋敝,民生艰难的情况,想要重建家园谈何容易啊。
俄国在这场战争洗牌中尝到了一点甜头,京普也就是出了点兵跟着华夏在后面吆喝吆喝,前前后后夹在一起牺牲的士兵也没有二百个,可二百人换来的却是地中海广袤的地盘和港口,京普早就在背后偷着乐去了。
华夏自不用说,是最大的受益者,不但占了百分之五十的石油,更重要的是让世界重新认知了华夏,华夏一跃成为世界巨头,东方的睡狮终于雄起!
美国是得失参半,总体来说是的大于失。美国人得到的是百分之二十的石油,失去的是两个总统。
其实美国仔细算下来,他们是大赚特赚的,美国上亿的人口,想当总统的人多了去了,死了一个两个的大不了再换另外两个人上台嘛。
但石油可是真金白银,那百分之二十的石油可供美国挖一百年。
一百年,二百五十个总统都换完了。
只是美国忘了算一笔账,他们那百分之二十的石油是从哪儿来的。
大家都以为这是华夏让步吐给美国的,可华夏一直占着百分之五十的石油呢,这百分之二十是安西国吐出来的,华夏可是一毛钱没付。
华夏只借别人的鸡送给别人家生蛋,借的这只鸡是安西国的,生的蛋却补偿给了美国。
可偏偏安西国又没有一点的不乐意,安西国想的开,反正那些油田也是眼从阿拉伯帝国抢回来的,不是他们的东西送给别人自然也不心疼。
不就是送了百分之二十的油田吗?有啥大不了的,俺们家还有百分之三十的。
要知道安西国之前可是一点都没的,现在能有百分之三十就已经足以他们偷着乐去了,他们没理由也没想法,完全任由华夏把他们手里的蛋糕切了百分之二十给了美国。
说来说去,最尼玛吃亏的只有阿拉伯国一个。
战前,他们富得油流,战后,他们穷的叮当响。
所以数年之后国际上的历史学家就说了,这场全世界规模的战争本质上是一场重新瓜分石油的战争,各个大国以各自的目的瓜分了阿拉伯帝国的石油,各个国家都得了好处,吃亏的只有阿拉伯帝国一个。
谁让他命衰呢?
这是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也是个胜者为王败者寇的时代。
华夏,美国,俄国,这些国家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本着各自的目的,最终瓜分的却是阿拉伯帝国的国土和财富。
阿拉伯帝国心里有怨,他们起初恨华夏,恨安西国,后来连带着抛弃了他们的美国都给恨上了,可不管他们怎么恨,怎么抱怨,事情已成既定的事实,是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的事实。
阿拉伯帝国只能认倒霉,谁让他拥有石油呢。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怪就怪阿拉伯帝国太有钱,富的让别人眼红。
历史是何其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