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六章 集团军满编

  南疆都护府会客室中,坐着一位身穿赤色长袍,腰配汉剑的中年文士。只见此人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到了中年,依旧是位气质出众的美男子。

  正是曹操帐下第一谋士荀彧。

  随着赤壁之战结束,三国谋士武将一一现身荒野,距今也有半年有余。荀彧心系汉室,来到荒野,原本想去洛阳朝廷谋取一个职位。

  毕竟汉武帝代表的是汉室正统,无奈追随汉武帝的一众文臣武将早已自成体系,荀彧去了洛阳并未受到重用,因而郁郁不得志。

  等到山海城晋升为都城,荀彧想着山海城有许褚、贾诩、夏侯渊、曹纯等等一干曹操阵营的武将谋士在,一咬牙,干脆离开洛阳,准备到山海城出仕。

  如此才有了前面的这一出。

  欧阳朔见了荀彧,自是一番君臣融融的场面,互相打着机锋。

  对荀彧这位三国奇才,欧阳朔并不算太陌生。

  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初举孝廉,任守宫令。后弃官归乡,又率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

  其后荀彧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受曹操所忌,调离中枢,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年五十。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等等。

  战术方面,荀彧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

  政治方面,荀彧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系汝颖集团的核心人物,长期把持曹操阵营的政治经济建设。

  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可惜荀彧心念汉室,终与野心膨胀的曹操分道扬镳,郁郁而终。

  【姓名】:荀彧(神级)

  【朝代】:东汉末年

  【身份】:山海城谋士

  【职业】:特级谋士

  【忠诚】:70点

  【统帅】:75 【武力】:40 【智力】:97 【政治】:85

  【特长】:王佐之才(提升谋略成功率55%,提升领地人才吸引率25%,提升领地办事效率25%,提升领地吏治水平20%)

  【评价】:颍川荀彧,王佐之器,积德累行,少长无悔,遭世纷扰,怀忠念治。折节下士,坐不累席。其在台阁,不以私欲挠意。

  荀彧虽是谋士,又不局限于谋士,实则是一位相当能用的文官。欧阳朔身边已经有了贾诩跟陈宫,荀彧还是当做文官来用更人尽其才。

  …………

  荀彧的到来,让欧阳朔对闽南行省四郡之地的人事布局,一下变得顺畅起来。三月二十二日,南疆都护府发布一系列人事任免。

  任免狄仁杰为内政总署副署长,兼管提刑司与监察署。同时免去景监监察署长职位,外放闽南行省,出任邵武郡郡守一职。

  景监的突然外放,有些出乎萧何等人的预料,捉摸不透。历史上的景监先是武将,之后又进入文官序列,成了卫鞅的左臂右膀。

  担任监察署长期间,景监的表现不算亮眼,有点唯卫鞅之命是从的意思,失了当初欧阳朔设立监察署的本意,让欧阳朔有些不喜。

  狄仁杰的到来,正好平衡卫鞅在内政总署的存在。

  欧阳朔此番借机将景监调离内政总署,也就顺理成章。当然欧阳朔也没有亏待景监,景监调任邵武郡守,还升了半级。

  邵武郡毗邻江南行省,属于边疆重地,有景监这位武将出身的官吏出任郡守一职,也有利于稳定边防,可谓一举两得。

  任命荀彧为福永郡守,百里南风为汀州郡守,方孝孺为龙岩郡守。

  福永郡是闽南行省最核心的一个郡,也是抵抗霸王城的最前线,有荀彧这位:“在方孝孺被杀之后,明朝200年再没有政治思想家。”

  随着四位郡守上任,闽南行省立即结束军管,开始慢慢走上正轨。

  ************

  三月二十三日,寻龙城。

  在圈定四位郡守之后,欧阳朔就来到寻龙城,杜如晦随行。一则是送荀彧、景监以及百里南风三人上任,二则就是商定新一轮的军队整编事宜。

  因为作战顺利,禁卫军袭击寻龙军团时双方都没什么战损。

  甚至包括其后的寻龙城大战,寻龙城的禁卫师团跟城卫师团都没怎么抵抗,因为实力相差太大了!

  其他三郡同样没发生什么太激励的战事。

  如此就造成一个“幸福”的烦恼,战后统计,此番需要接受整编的大军近三十万,远远超出欧阳朔的预计。

  欧阳朔原本以为四郡之地能整编出三个军团就不错了,现实情况是,就是整编出四个军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