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儒法之争
p;其中,又以儒家最拉仇恨。
儒法之争、儒墨之争、儒道之争,贯穿始终。
儒法之争,最根本的是德治,还是法治的问题。儒墨之争,是仁爱还是兼爱的问题。儒道之争,则是有为还是无为的问题。
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正统。
汉初,则奉行道家的黄老之术,强调无为而治,休养生息。
到汉武帝时期,儒家才算占据正统。
当然,说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在是融合了各家的经学。
表面上儒家为正统,实际执政时,还是推行法家的那一套,该杀人时,可是毫不手软的。
因此,儒法之争,就最为关键。
作为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来到山海城,自然不是来随便逛逛的。谁不知道,法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卫鞅,正在山海城出仕。
儒家和法家,终究是要斗一场。
欧阳朔作为领主,不会参合进诸子百家之争,他奉行的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
因此,欧阳朔才会以此为契机,要召开争鸣大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