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山泉

是所有人都困守山上,偶有族人下山,经商的经商,走镖的走镖,做个普通江湖人的也有。

  甚至还有人考了秀才,考上举人,正经入仕,虽都没有什么高官,但也算是改换门庭,光耀门楣。

  不过,两家嫡系子孙都必须留在山上,守着家族的秘密,看护整个永吉陵。

  也只有嫡系子孙,才真正了解家族的隐秘。

  前些年乱世,也曾有盗墓贼打过皇陵的主意,尤其是百年前,大顺朝让斡国围了京城,皇陵护军也都倾巢而出,皇陵空虚,那几个月,袁家和费家两家折损子弟六十余人,才算是保得陛下陵寝平安。

  袁、费两家对大顺朝有大功。

  到如今,两家子孙凋敝,早不复当年盛况,零落的子孙固守深山老林,家族聚居一处,加起来男女老少都算上,共有两百四十七人。

  若她和夏志明的计划如果成功,没败露还好,一旦败露,惊动皇陵护军,这两个家族所面临的恐怕就是真正的……夷族之祸。

  杨玉英竟是并无多少犹豫。

  她这些年也是满口的仁义道德,她受到的也是人生在世,该当为国为民的教导,但现在她要承认,她怀疑永吉陵同元帅有关,于是她便无论如何都要进去,还要确保万无一失。

  就算她愿意为这两个家族安排后路,愿意帮他们尽量降低危险,愿意努力让他们处于更安全的位置,愿意让他们始终处于受蒙骗的状态,不陷入盗陵风波,但这一切的前提,就她在算计这些无辜的人。

  如果这段故事呈现在纸上,如果首领一族中出现一位主角,自己便是最招人恨,最让人怨的那种反派角色。

  也许,她会成为被千刀万剐,也有人觉得还不足泄恨的那类人。

  ……

  太平山上有山泉,从山缝里缓缓流下,入口甘甜,京城好些讲究人家都是头一日便遣派人手过来打水,要在清晨第一抹霞光升起之前把水运回家,早晨第一杯茶,非要以此水冲泡,吸纳山间灵气,为养生上品。

  杨玉英有些口渴,连忙过去掬起一捧水,正想喝,抬头就看见上游不远处,七八个小姑娘嘻嘻哈哈地坐在石头上洗脚。

  白嫩嫩的脚丫沾着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还挺闪亮。

  杨玉英默默把水扔掉,忍下马上洗手的欲望,绕了一下路,绕到旁边溪涧处才洗。

  虽然她也不知道,这上头是不是还有哪个漂亮姑娘正在洗脚,要只是个漂亮姑娘还好,万一是个浑身汗臭的大小伙子……

  山边小径上缓缓下来几个汉子,人人背着背囊,头发上水珠乱飞,露着膀子,高声吹着口哨。

  旁边小姑娘惊叫,无数杂七杂八的石头子被抛掷出去,汉子们也哈哈大笑,大踏步而去。

  杨玉英:“……”

  她认为——自己还是别多想的好。

  太平山距离京城不过两百里而已,风气却是大不相同。

  京城不说有多保守,至少女孩子们不敢当街脱去鞋袜,露出脚踝,男子就算再热,也得穿着严严实实的长衫,扣子从脖子开始系。

  杨玉英正了正斗笠,正好看到一中年妇人从山坡上下来,便徐步过去小声问道:“大姐,敢问附近哪里有茶舍能歇歇脚?”

  中年妇人一愣,到是十分高兴:“正好呢,我闺女煮的山茶最好,瞧见没有,就在下头,用的正是山泉水,从这山上流下去的,煮出来的茶十分香甜,京里的贵人,要走几百里的路过来运水,还是在我们这儿喝茶最畅快。”

  杨玉英不自觉又想起洗脚的小姑娘来。

  “回去谁再和我说,要用太平山山泉水给我泡茶,我非大耳瓜子揍他不可。”

  “什么?”

  “我是说,多谢大姐,我真是渴的厉害了……劳烦您给我带个路。”

  “好,跟我来。”

  妇人当即喜逐颜开。

  一路引着她沿着山道向下走,太平山上的山道,大部分都是采药人和樵夫等一路行走踩踏出来的,乍一看除了蜿蜒曲折,还很有些陡峻。

  这妇人却是走得十分轻松,脚下灵便的很,遇到巨石轻盈盈一晃就过去,还有力气去托扶杨玉英。

  杨玉英只当没注意,不过片刻,两个人就到了建在半山腰的茶寮,茶寮里坐了三个登山客,都是一身劲装,瞧着十分干练。

  其中两个坐在门口,另外一个坐在窗边,三人都时不时饶有兴趣地扭头看一眼柜台前的女子。

  这女子也就二十二三,梳着妇人发髻,眉眼清秀,五官端正,除了肤色瞧着黑红黑红的,到真是个清秀佳人。

  女子听见声音,徐徐抬头,看到同杨玉英一起进门的妇人,面上顿时露出一丝高兴:“阿妈,今天好早。”

  “给你带来个客人,是贵客呢,千万要招待好,把你泡茶的本事都拿出来。”

  妇人笑道。

  女子高声应了,很快就拎着一只木桶,直接到茶肆门前清清亮亮的池水中舀了一桶水。

&emsp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