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事件
贵圈子中彰显名声,普通老百姓也没资格享受她的医术。
“就算有奇遇,起死回生也太夸张了些?”
瞬间起死回生这等事,林见竹也做得到。
可是他要让一个濒死的人活过来,就要自己去承担那个人的伤痛。
杨玉英怀疑,是因为自己对赵锦有偏见,先入为主,才总觉得她那医馆不大对劲。
反正盯了几天,也只是更确定这济民医馆里,包括赵锦在内的几位大夫,都是妙手仁心,就是响当当的仁医代言人。
这日,济民医馆又救了个本来必死的患者,那患者进门时,杨玉英就看过,几乎就是个死人。
说是在家睡觉时喊了几声腰疼,他娘没当回事,就给他拔了拔罐子,就让他睡了。
结果没一会儿,他娘看见他在床上抖动了两下,再一看,居然没了气。
老母亲吓得手脚发软,赶紧去叫人,叫了个大夫过来看,说是已经没了。
这是那家唯一一个儿子,当娘怎能甘心,听说过济民医馆的好口碑,连忙带着人过来。
没成想,都没了气的死人,竟还真让赵神医给拉回了人间。
杨玉英沉吟片刻,照例让胖子去登州府借人,盯梢这死而复生的患者。
虽然盯梢其他人没盯出问题,可她心中就是有些不安。
最近这好几天,她连家也没回,还住以前住过的,长平书院附近的那套院子。
连同隔壁林官曾住过的那一套,她一并买下,后院打通,准备再修几个密道,只做以后他们皇城司的一个据点。
“大人。”
没多时,胖子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地跑回来,期期艾艾地道,“没借来人,衙门那边问立案了没有,要是立案了,他们要正经的协查公文。”
杨玉英:“……”
皇城司办案要地方官府协查……似乎按规矩还真该走一遍程序。
杨玉英不知道刘承羽这老家伙犯哪门子毛病。
要正规手续也简单。
杨玉英手里各级衙门的印玺公章一应俱全。
直接以皇城司的名义,要求登州府协查,登州府敢说半个不字,相当于直接违抗圣旨。
杨玉英鼓了鼓脸,忍下拿御赐金刀糊老刘一脸的欲望,刘承羽就自己送上门,见到她便苦笑:“可不关我事。”
登州府可不是刘承羽的一言堂。
登州府通判齐兆轩齐大人,刚刚二十五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好年纪。
在登州,刘承羽在人家面前都要矮一头。
二十五岁的一府通判,整个大顺朝也寥寥无几。
“府衙频频帮你盯梢济民堂的病人和帮工,齐大人知道了,非常生气。”
刘承羽叹了口气,“如今这世道这般乱,各路的妖魔鬼怪陆续冒出来闹事,我们这位齐大人对此也很重视,但他私底下老说你们皇城司的人做得都是些阴诡之事,不值得信任,真让你们插手登州府事务,恐遗患无穷。”
邢捕头也道:“齐大人自己手底下养了一帮能人异士,各有异能,就是为了应付精通异术的人或邪物作乱,这两年登州一向平稳,到也有他的功劳。”
“听说济民医馆的那位,救过齐大人的命,两个人关系甚好。”
说起这个,邢捕头也是牙疼。
他对赵锦的印象非常糟糕,仅有的那几次见面,赵锦给登州府的衙役们带来很大的心理阴影,众人多不待见她,可人家摇身一变成了神医,这个,就不怎么好说。
谁愿意得罪大夫?尤其是在登州府当差,动不动就伤筋动骨,有个神医在侧,简直就是多了条命。
杨玉英了然。
皇城司人手不足,也是鼓励地方上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会应对当下的局面。
当然,地方官府不喜欢皇城司这种衙门扎根自家地盘,那也是有的。
地方官比较强势的话,恐怕对空降来的皇城司,更要戒备三分。
刘承羽想了想道:“盯梢的事我安排小邢的人帮你去做,你放心等消息就是。”
杨玉英莞尔:“刘大人,你同那位齐大人感情不错嘛。”
虽然嘴里埋汰,可刘承羽明显在给那个齐大人描补,毕竟同皇城司作对,在刘承羽看来,纯属找抽。
他觉得自家这搭档脑袋抽筋。
杨玉英也不在意这点小私心,而且同样没必要和地方官府硬来。
说他们皇城司的人乃天子直辖,到了地方,见到封疆大吏也高人一等。
可他们也不是毫无顾忌,真和一府通判闹起来,把对方碾死了,回头自己写报告也得累死,有害无益,何苦来哉!
打发走刘承羽,杨玉英就趁着午后有闲,去长平书院藏书楼转了一圈。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