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回 南太妃远嫁贾探春 槛外人原系槛内人

  却说晴雯,从角门出去雇了辆车便来至紫禁城门,那车不敢靠近,只远远的停了。晴雯下了车,仗着胆儿朝城门走去。那守卫哪里肯让她这样一个丫头随便进出?又听晴雯口口声声说要见皇太后,不由都哈哈大笑,好在没有为难她,只当她是个疯丫头远远的赶开了。

  晴雯没有办法,只得在一处被风的墙根下面守着,只盼着皇太后能出宫一次,自己方有机会拦驾,或许能得一见。

  不觉三天过去了。晴雯只守在那里饥寒交迫,靠着偶尔有好心人见她可怜施舍点食物过活。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日午时,忽见那宫门大开,正有一队人前呼后拥的拥簇着一架凤鸾往宫外走。晴雯已苦等了这么多天,如今见了这架势自然以为是皇太后出宫了,哪里肯放过?找准了机会便冲了过去。

  那差役见有一邋遢女子跑过来,哪里能让她冲了凤驾,远远的早就拦下了。

  晴雯一面拉扯一面大喊道:「放开我,我要见皇太后。」

  差役喝道:「哪里来的疯丫头子,快快远远地滚开,若是惊扰了凤驾当心诛你九族!」

  晴雯一听此话,更觉得那轿中的便是自己要找的人,不由闹得更凶了。却说轿子里的人哪里是什么皇太后?却是南安太妃。太妃见队伍停了,因隔着帘子问道:「是什么事?」

  外头当即有内监回道:「回太妃娘娘,不知哪里来了个疯丫头阻拦凤驾,小的这就让他们打开。」

  「哎,不必。切莫伤了她。想必是有些冤屈,只不过找错人罢了。只管好生劝走,再给她几两银子就罢,切莫为难了她。」

  太妃一面说着,一面好奇的轻轻将轿帘子掀开一道缝隙果然见有一个衣衫腌臜蓬头散发的女子在同差役拉扯,却看不清面貌,那女子拼了命挣扎,却哪里挣得脱?那一只胳膊往前伸,漏出一节白嫩嫩的手臂来。南安太妃看了不由一愣,忙命停了轿吩咐道:「不要为难那女子,带回府里去我有话要问。」

  内监答应着去了。晴雯听了要带她进宫,这才安分了。不一时来至南安王府,王妃在鸾殿里坐了,人将晴雯带进来。这南安太妃虽是两次去过荣国府,头一

  遭晴雯正病着,第二回晴雯又已在栊翠庵中,因而晴雯并不认识,却只当她就是

  皇太后了。因跪下磕头:「给皇太后请安。」

  太妃一笑:「我哪里是皇太后?可不敢乱说,当心惹祸。」

  晴雯一听原来寻错了人,心中不由凉了一大半。太妃却道:「你是谁?因何要见皇太后?」

  晴雯只摇头,却不敢再多言。太妃也不勉强,又问道:「方才我恍惚看见你胳膊上带着一串念珠,拿来我瞧瞧?」

  晴雯这才将手中念珠褪下来献上。「贾宝玉是你什么人?」

  太妃拿着念珠看了一回问道。

  晴雯听了唬得不行,不知该如何回答,正在发呆,太妃又道:「孩子不用怕,我是南安王妃,你可听说过?这串珠子是我当初送给宝玉玩的,如今在你手上戴着,自然有缘故,不如你说与我听听?」

  晴雯虽未见过南安太妃,却也知道南安王和贾府关系非同一般,太妃又是喜欢宝玉,更认了探春做义女,这才哭道:「太妃万福,我本是宝二爷身边的侍女晴雯,如今有一件物件要交到皇太后手里。」

  南安太妃问是何物,晴雯却谨记妙玉嘱咐不肯拿出来。太妃叹了口气道:「好好的荣国府落到如此田地,本宫也帮不上什么忙,如今要见皇太后一面却还能做到,你且去梳洗了换件衣服,我即刻带你入宫。」

  说罢有宫娥带晴雯洗漱整理,整理完毕再回来,却见探春早等在那里。晴雯忙施礼,探春拉着晴雯道:「咱府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今是如何情形了?」

  晴雯不由哭道:「三小姐,我也不知府上到底犯了什么事儿,只是那日凭的来了许多官差,将爷们都捆了去,将奶奶太太们都拘在后头一处看管。只听说自打那日起老太太便病倒了,我因在栊翠庵躲着,才躲过一劫。」

  探春听了哭得更厉害了,哽咽着道:「二哥哥可也被拿了去?」

  晴雯点了点头,探春因道:「二哥哥平日里再没受过一点委屈,如今怎么挨得过?」

  二女又说了一回话,南安太妃因道:「好了,如今时候也不早了,若要见太后还要早些动身,不然等黑了关了宫门就不得见了。三丫头,你且等我回来有话说。」

  说着带着晴雯又进宫去了。

  来至大内见了皇太后请了安,太后道:「你刚出去,怎么这么一会儿又转回来了?」

  南安太妃便将遇见晴雯一事回了,太后因道:「哦?既是如此,人你可带来了?让她进来吧。」

  不一时有内监将外头候着的晴雯带了进来。晴雯磕了头,太后命起身,又看看晴雯道:「好一个可怜见儿的孩子,你有什么物件要给我?」

  晴雯这才从怀中将那绿玉斗掏出来跪着呈了上去。皇太后看了不由身子一颤,拿在手里端详了好一会子方却对南安太妃道:「好了,人已带到,你跑了这两回也累了,回去歇息吧,这孩子暂且留在我这里,我还有话问她。」

  太妃心中不知是福是祸,却也不敢多问,只得退了下去。皇太后又将身边的人都遣散了,才急急地问道:「孩子,这绿玉斗是从哪里来的?是谁给你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