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剑之宏愿

  这个世界,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一样的。

  长陵在一部分人眼中,就是一座高山。

  而这么一座高山,在年轻的圣山子弟眼中,是能获得大机缘的造化地。

  登的越高,机缘越大。

  可在有机会登陵刻碑的大修行者眼中来看,长陵又不一样。

  风声愈大,山陵愈静。

  此刻的长陵,在宁奕眼中,不过是一条普通的山路。

  山路两旁,是一块块自己曾经参悟过的碑石,这些碑石曾阻拦过自己,也成就了自己。

  初入长陵,他便看到了那块熟悉的石碑。

  “浮萍星君。”

  宁奕轻轻念出这位留碑之人的姓名。

  脑海中浮现了踏入长陵之时,浮萍星君对自己所说的话。

  【“吾来至长陵,命已将尽,不能登高,否则绝不会立于此处。”

  “年轻人,你不用来参悟我的剑碑,此碑与其他石碑不同,尽是死气,长陵的更高处,有剑道大能留下来的意境,你把你所修行的剑道说出来,我为你指一条明路。”】

  当年浮萍星君,得到踏入长陵刻碑的机会之时,已经是寿元竭尽,油尽灯枯,他倒在了长陵的入口,没有心力去登上高处。

  也正是他,给自己指了登陵之路。

  当年发生的一切。

  宁奕全都记得,而且记得十分清楚。

  “我回来,看看你们……”他轻声笑了笑,开始登陵,“也留下,属于我自己的碑石。”

  一路前进。

  正如酒泉子雷云子所预料的,宁奕踏出第一步的那一刻,长陵的皇座,便感应到了刻碑者的气息。

  “轰”的一声。

  长陵山顶,风云汇聚,一股威压降落下来。

  似乎是想阻拦宁奕的前行。

  黑衫在风中飘摇,缓步而行,不曾慢一步,也不曾快一步,就这么匀速地,如游客一般,一步一台阶。

  宁奕向着身旁看去。

  他轻声念着当年刻录碑石的前辈名讳。

  “剑湖宫,飘雪星君……”

  “阴阳剑君……”

  “大衍星君……”

  这些,都是当年赠予自己造化的剑修前辈们。

  一块块碑石,似乎都有所感应,在宁奕开口之后,亮起一抹浅淡的剑芒弧光,在这山陵之上,一抹一抹的点亮,犹如灯盏一般。

  群星照破了黑暗。

  这些剑修,照耀了大隋万古长夜。

  这一幕,落在长陵外的观众眼中,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当年宁剑仙,在长陵通揽造化,今日登陵刻碑,这些剑道碑石……都产生了感应。”

  这些人的心中,浮现一个疑惑。

  宁奕的剑道道境,究竟是什么?竟然能勾动这么多剑道先贤的剑意感应?

  宁奕还在登山。

  他的速度并不快,但十分稳定。

  如果有涅槃境的大能,与宁奕同行,便能够看到……他的肩头,额前,浮现一缕一缕细不可见的剑意,时而如鱼鳞,时而如波光,无时无刻不在变幻着形态。

  这剑意,来自于宁奕神海中的三颗巨大星辰。

  一枚枚道果浮沉。

  每过一块剑

  道碑石,每唤醒一位前辈的剑意,就有一枚漂浮道果,亮起光芒。

  长陵山上的光明,映照在宁奕体内,犹如一座神藏。

  所谓的长陵威压,则在剑意庇护之下,微渺如风一般,撞在剑气屏障之前,发出清脆的,自我破碎的声音。

  宁奕无视了长陵的压迫。

  他走完了登山的初始三千阶,如果记得没有错,当年自己登山之时,有七十九位剑道前辈,留下剑意……停留在初始三千阶的,就有五十人。

  等他走到六千阶时,已经点燃了七十三盏剑气光火。

  他还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虚影。

  “姜大真人。”

  宁奕轻声笑了,第六千阶,正是姜玉虚所留下的剑意石碑,这位大真人也是在寿元将尽之时,选择刻录一份剑道造化,造福后代子嗣。

  或许是心存死意,或许是寿元将尽,大真人最终止步于此。

  到了六千阶,宁奕面前的长陵“微风”,的确让他感受到了威胁。

  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极大的分水岭。

  在长陵刻录碑石的剑修,每一个都是天才,算上姜大真人,一共有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