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 两相不愿

  太后与凤仙都是一脸惊喜模样,即便她们未曾言说,倾城也发现了其中的不妥。

  太后更是轻瞥了倾城一眼,对凤仙说道:

  “说不定啊,你还真能成个媒婆呢。”

  如此,倾城就更加明白她们的心思了。

  凤仙许是要让她嫁给凤钰,有了太后开口,也解了圣上的心思。

  可是,太后怎么会这样做呢?

  更有甚者,太后的真正心意应该也不会因为凤仙求情便手下留情。

  未免太后因此再起别的心思,倾城忙道:

  “臣女对小侯爷敬爱有加,更不敢有非分之想。”

  她虽然对凤钰印象不错,但感情之事向来不是印象便可以解决。若是凤仙真有这样的心思,那就更应该明白她的思量。

  太后与凤仙都是一愣,太后只是笑了笑,而凤仙的脸色却有些不好。

  倾城有心解释,但在太后面前,她无法言说其他。

  凤仙十年的等待,她本以为凤仙更会懂得一个女人的心思。可惜,好像是她错了。

  “太后,武安侯府的小侯爷来了。”

  总管太监又进来禀报道。

  倾城一顿,想不到太后居然将她与凤钰二人都叫了过来。

  她已经表明了心思,只希望凤钰不是中了套路。

  很快,凤钰便走上前来,他见到倾城却没有任何吃惊。按部就班的行过礼后,便规规矩矩站在一旁,看起来沉稳许多。

  “钰儿。”

  “太后。”

  凤钰面对太后,也全然不是先前的活跃模样。

  一本正经的姿态虽然沉稳,却也疏远许多。

  太后瞧了瞧凤钰,不住点头道:

  “多日不见,性子倒是越发沉稳。不错,有武安侯府之风。”

  武安侯,那可是众所周知的沉稳之人。于朝堂之上不动千斤,于百姓之间更是沉稳有余。

  偏偏生了个儿子,却不得他真传。因为此事,武安侯没少受别人背后言论。

  如今可倒好,凤钰也出息了。这回,看谁再说武安侯家风不严?

  凤钰虽然性子沉稳,但骨子里依旧带着先前的影子。得太后夸赞,他并未有丝毫自满,反而沉稳表示道:

  “都是太后威仪四射,小子自然不敢不规矩。”

  他顺带夸赞了一番太后,便想着讨太后欢心。

  但是,太后可不是这样以为。

  “哦?照你这么说,你的沉稳不过伪装?”

  太后的脸色阴沉了下来,紧盯着凤钰的姿态,大有风雨欲来之感。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于太后同样适合。

  凤钰张了张嘴,一时间无话。

  他以前也曾这样说过,可太后却不是这样回应的。

  他的性子虽然沉稳了,但许多事也变了。他再无法以小孩子的心态看待问题,而别人也不会因为他年纪尚小,对他的过错表示谅解。

  凤仙毕竟痴长几岁,虽然与世隔绝这些年,却也懂得察言观色之道。她忙道:

  “太后,您看他沉稳,还不过是得了圣上的荣光。如今替圣上办事,怎能还是小孩子脾气。”

  她以退为进,反倒令太后不好多做计较。

  太后瞥了凤仙一眼,满是不悦道:

  “嗯,哀家倒是有所耳闻。武安侯府虽然得先皇恩赐,但要想发扬光大,还需子孙出息。”

  武安侯府并非先来有之,而是凤钰爷爷辈曾经救过先皇,先皇知恩图报,便赐“凤”姓,享受亲王待遇。

  职位世袭,传到武安侯这里,便成了侯爷。

  若是凤钰没有什么大作为,只怕连个侯爷都做不上。

  也难怪太后会说,武安侯府之事,还得子孙有出息。

  而这也正是沐老夫人看不上武安侯府的原因,以凤钰当时的情况来看,也确实难以为自己挣得一功半职。

  可是如今,却不尽然。

  “是。”凤仙虚心受教,武安侯府的地位摆在那里,即便如今凤钰小有所成,也难掩昔日之窘境。

  如此情况,她无法解释什么。只有得到凤钰能够逆转局势,那时候即便不解释,大家也明了。

  可以说,凤钰便是武安侯府的希望。

  太后也知道凤钰近况,眼见凤钰是个可造之材,她也不会过多打压。

  “钰儿小子虽然嚣张了些,但身为皇家人也不能少了魄力。哀家瞧着他倒是个出息的孩子,他日必能将武安侯府发扬光大。”

  太后说来说去,竟还夸赞起凤钰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