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第 114 章

是一些卤水腊肉,酱猪蹄,凉拌脆肠,还有蜜汁叉烧,都是我亲手做的,记得你从前最喜欢。”

  “真好,最近嘴馋,正想着呢。”袁香儿接了过来,“你最近得空弄这些东西?”

  大花摸了摸发鬓上的金钗,“阿香,上一回你来见我的时候,我没有戴这枚钗子,其实是家里的日子十分艰难,被我典当了,当时你虽不曾开口询问,但那时我心中十分紧张,就被你问上那么一句。”

  她拉住了袁香儿的手:“我是屠户的女儿,别的本事也不会,从小就只学着料理家里肉摊余下的材料。你走之后,我咬咬在市头开了个卤水摊子,幸得神灵庇佑生意尚可。这些日子,总算缓过气来,能将你送的钗子赎回,今日是特意戴来给你看的。”

  “真的?你婆婆不反对吗?”袁香儿替她高兴。

  但她也知道虽然大花的婆婆贪图她们家的嫁妆,但依旧看不起她父亲是个屠户,想不到会同意大花抛头露面摆摊从商。

  “我婆婆自然是不愿意的。”大花摊了摊手,“但家里明明已经揭不开锅了,夫君还要读书进学,总不能靠着我变卖嫁妆和大嫂没日没夜刺绣织布挣钱。婆婆她固然反对,但只要夫君支持我,她便是摔锅摔盆子,骂天骂地,我也不怕她。”

  “不错,不错。这才是我家大花。”袁香儿拍她的肩膀。

  “况且去年的秋闱,夫君他落了榜。”大花凑近袁香儿,并不介意和自己的闺蜜说起自己的失落之事,“落榜之后,原先那些异常热情的亲戚们脸色都冷了下来,对我们也变得不咸不淡。婆婆自己也觉得没意思,端不起架子来了。”

  “你夫君还年轻着呢,怕什么,别给他压力,慢慢考便是。”

  袁香儿想起上次见到大花的夫君张熏,年纪轻轻的郎君肩头后背扒拉着无数阴阴沉沉的大小魔物,显然被各方压力过于紧逼而不堪重负。她拿出符纸,平心静气绘制了一张符箓,指尖灵活变动,将之折成了三角形,递给了大花。

  “这是祛除邪祟,安稳心神的符箓,让你家夫君佩戴在身上吧。”

  大花喜出望外,起身福了又福。

  “近日雨水太多了,春汛凶猛,水位上涨,两河镇上的河神庙都被大水冲了。虽然我家地势在高处,但我爹娘还是不太放心,特意派遣阿弟去把我和夫君一家都接了过来。”

  “河神庙都被淹到了吗?”袁香儿心下唏嘘,想不到没有了丹逻肆意行动,两河镇依旧发起了大水。

  “是呀,老人们都说,沅水已经几十年没有大涨过了。合该有这么一回,便是河神大人也庇佑不住了。”大花说道,“不过能够住回娘家一段时间对我来说倒是好事,你不知道,我爹可不像张家那起个亲戚势利眼。他只知道郎君是个读书人,可是个宝贝疙瘩。不仅单独给夫君整了间安安静静的书房,每日贤婿,贤婿地叫着,让他只管专心读书,啥也不用想。”

  “她还让我阿弟那个屁股都坐不住板凳的泥猴,多和夫君亲近亲近,学几个大字。吓得我阿弟整日叫苦连天。”她想起父亲对待夫君的态度,又笑了起来,“夫君自己也说,住在我家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呢。”

  窗外哗啦一声下起了雨,大花起身告辞,面露忧色:“也不知道这雨再下下去,镇上会变得怎么样。”

  袁香儿送她到门口的时候,她的夫君张熏正从斜对门的院子里出来,打着伞特意来接她。

  “这么几步的距离,干嘛还要特意来接我?”大花口里埋怨,脸上都是甜甜的笑。

  两口子手了着手和袁香儿告别。

  袁香儿看着雨帘中成双的背影。那位曾经不堪重负的少年郎君,此刻持着竹伞挺直了脊背。落榜的打击似乎没有给他造成过度的影响,反而那些趁着人类精神力脆弱时攀附上肩头的大小魔物们,已经不见了踪迹。

  这场大雨接连下了整整数日,各地不可避免地发起了大水。

  阙丘地处天狼山脚下,不曾被水患波及。但两河镇,辰州沅水沿岸乃至洞庭湖畔的鼎州都遭遇了多年不遇的水患。

  袁香儿站在山脉的顶峰,看着脚下浑浊的江水涛涛东流。

  就在不远之处的两河镇,那座熟悉的河神庙已经被洪水整个淹没,唯独庙顶上那个金色的葫芦还在滔天洪波里露出一截痕迹。

  镇里的百姓抛弃家园,挣相逃亡。无数人流离失所,哀嚎遍野。

  南河立于空中,引星辰之力改变地貌,尽量挡住洪水,为镇子内的人类争取逃亡的时间。

  渡朔,胡青等人分分施展妖术,尽力在不引人注目的情况下帮助镇上的居民逃亡。

  即便如此,死伤还是在所难免。

  袁香儿站在山顶上,眼睁睁看着一具已经失去了生命的儿童尸体和破损的家具杂物一起,从她的眼前打着转飘过。

  而山脚之下,无数人拖家带口冒着暴雨在泥泞的山路中艰难行走。

  人类一度已经觉得自己十分强大,直到面对自然的威力之时,才发现自己的力量永远显得那样无力和弱小。它只要愿意,随时可以将那些阳光璀璨的时光碎裂一地。

  这里还有着她带着使徒护持,其它地方灾难的情况,袁香儿甚至无法想象。

  她只能尽量不去看过于悲惨的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