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四章 一笑抚青萍

有着急让这个孩子学自己做功课,其实孩子只是坐在一旁,本就是修行。

  这个来自经纬观的道士,双手叠放在腹部,轻声笑问道:“景霄,有没有听过一句话,莫饮卯时酒,昏昏醉到酉?”

  青冥天下白玉京的道家秘籍当中,有本“高真大书”,名为《景霄大雷琅书》。

  名叫吴景霄的孩子,伸手拍了拍嘴巴,“没听过。我都不晓得卯时酉时是啥时候。”

  这就让道士许多打好的腹稿,都没了用处。

  他名为赵文敏,道号松雪道人,是位中土道门的天君,赵文敏的师尊,是符箓于玄的六位嫡传之一。

  赵文敏在上山之前,世代儒业,他更是少年神童,科举得意,尚未弱冠之龄,就担任了翰林院编修官,后来在市井遇到一位自称垢道人的跛脚老道,再后来,又遇到过数场仙家机缘,最终进入了经纬观,修行道法,岁月悠悠,在三百年前,师尊卸去世俗职务,潜心修行,由他继任观主一职,主持大局。再后来,就是赵文敏误以为在后山闭关的师父,竟然直到一个消息传回道观,才知道师父战死在了南婆娑洲。

  经纬观是中土神洲的一流宗门,虽然不算最实话,其实按照谱牒辈分,是自己的小师叔。这位经纬观的道观之主,怕吓着孩子。

  这孩子别看经常鼻涕一抽一抽的,其实鬼精鬼精着呢。

  孩子用手背擦了擦鼻涕,“啥?你年纪一大把了,瞧着最少得有四五十岁吧,才是我的师兄?得嘞,看来咱们这个门派,高人不多。”

  赵文敏笑着不说话。僧不言名,道不言寿。

  孩子的爹娘,得了县衙那边官老爷的暗中授意,就没与孩子说太多关于经纬观的如何了不得,什么宗字头仙府。

  孩子笑逐颜开,自顾自开心起来,“倒也好,门派小,人不多,读书规矩就不会那么严,以后我可以赖床。”

  “课业啥的,师兄说得对,不着急,到了山上一样不着急。”

  “师兄你说实话,偷偷给了我爹娘多少银子啊?卖了自己崽儿还那么开心,肯定不少,刚出门那会儿,可把我伤心坏了。”

  道士哑然失笑,只得安慰道:“你爹娘那边,银子是有给些,但是不多。他们之所以开心,还是对师兄的门派,比较信任,不会太过担心你在山上的修行。”

  孩子哦了一声,问道:“师兄,咱们这个门派,可以娶媳妇不?”

  “可以的。”

  “那等我上山几年,就下山娶邻居家那个笨妮子,她念书笨得很呐,字也写得歪歪扭扭,总是爬出格子,先生看着都要叹气。”

  如果到时候她长得不如小时候好看了,就再说。

  孩子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

  他打起精神来,轻声问道:“当什么师兄,不如你来当我的师父好了?”

  还是打着小算盘,身边这家伙看着就是个好脾气的,当师兄,不管事啊,以后做错事了,挨骂挨打,护不住自己的,可要是当了自己的师父,呵呵。对吧师兄,我看你就是个好人,脾气好,说话中听,好得很呐,我的师父,以后就是你了,咱们要不要拉钩发个誓……”

  赵文敏有些头疼,祖师爷挑弟子的眼光,一如既往的……刁钻啊。

  其实他当年能够上山修行,就是祖师爷帮自己嫡传弟子收了个再传。

  这次自己算不算还债?

  一位腰悬酒壶的紫衣老道,蓦然出现在一旁,赵文敏就要赶紧起身打稽首,老道摆摆手,虚头巴脑的,烦不烦人。

  于玄与文庙那边找了个借口,出来散散心。

  这场议事,耗时太久,真真磨人。

  如今好不容易新收了个嫡传,总要过来多看几眼。

  于玄想了想,咳嗽一声,难得板起脸,摆一摆山上老神仙的架子。

  赵文敏小声提醒道:“你的师父来了。”

  孩子抬起头,一看那张极其不好说话的老脸,跟学塾那个闭着眼睛都能用炭笔砸中自己的夫子,有啥两样?

  孩子皱着脸,委屈得想哭,这次不是演戏,是真怕了。孩子的想法很简单,学塾到底离着家近,到了山上,还怎么跑?得吃多饱,才能一口气跑回家还不饿着?

  于玄赶紧蹲下身,狠狠瞪眼那个收个小师叔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的,再与孩子安慰道:“景霄啊,我是师父啊。”

  孩子愣了愣,怎么好像是那个连糖葫芦都买不起的老骗子?

  他磨磨蹭蹭,掏出一把铜钱,差点就是全部家当了,只留下买糖葫芦的钱,其余都递给那个师兄,“就这么点钱了,你给他,我回家了,多拿点钱给你们啊,你们在这里等我,我认得路,不用送……”

  把铜钱往道士手上一拍,孩子就跑了。

  道士目瞪口呆,小心翼翼看了眼老祖师。

  于玄笑着摇摇头,示意不用阻拦,就在这边等着。

  孩子倒退而走,再转身,脚步不快,回头看了几次,然后撒腿狂奔。

  只是跑出去老远,孩子停下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