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 青萍剑宗
高,可惜山中大木仙材,早已被砍伐殆尽,无数富丽堂皇的殿阁道馆,毁坏一空,只留下些许地基痕迹,就连那些崖刻,都没能逃过一劫,或被妖族术法
随意抹平,到了一处只比半山腰稍高的涧边幽径,就已经高出鸟道,崖畔观景亭和水边小榭皆已消失,唯有山外白云飞鸟缓缓掠过。白衣少年掬起一捧水,笑道:“先生,此水拿来酿酒煮茶,都是不错的。这条溪涧,涝潦不泛溢,大旱不干枯,是山中为数不多的可取之处了。而且越往后,溪涧流水的品
秩会越高。”
陈平安笑着点头,“酿酒煮茶两事,我勉强都能算登堂入室。”
崔东山倾斜手掌,站起身,“以后我就在这附近立块石碑,与某人集字而成,要篆刻一篇游仙诗,就写……先生,不如你来即兴一首?”
崔东山所谓的某人,大概就是崔瀺了。
这会儿人多,他不好直接喊老王八蛋。
一听说年轻山主要吟诗。
贾老神仙高声叫好,陈灵均立即跟上。
纳兰玉牒和小胖子程朝露使劲鼓掌。
陈平安黑着脸。
幸好小米粒没在这边。
陈平安转头望向小陌。
是暗示小陌,你心湖之中藏书丰富、翻检极快,可以代劳此事,帮忙解围。东拼西凑一首游仙诗,一笔揭过此事就行了。
本来脸上笑意还有些含蓄的小陌,误以为自家公子是嫌弃自己不够捧场,立即怀捧行山杖,抬起双手,轻轻鼓掌,以示期待。
陈平安率先挪步,只撂下一句,“先余着。”
贾老神仙抚须而笑,与一旁小陌轻声道:“山主定然是胸有成竹了。”
其实陈平安已有腹稿,胡诌几首打油诗谁不会?只是有种夫子、学生曹晴朗在场,陈平安终究不好意思献丑。
小陌开始翻检心中藏书,青词绿章游仙诗,茫茫多,点头道:“古木参天架云屋,总真灵迹号仙都。”
贾老神仙略作思量,点头道:“小陌老弟,巧借丁延陵一诗开篇,颇为应景了。”
崔东山双手抱住后脑勺,微笑道:“吾山拔地三千尺,凌空耸翠一万年。”
临近山巅,崔东山以心声道:“先生,方才山门那边的座位安排,跟落魄山不太一样。”
崔东山的安排,很附和浩然规矩,所以显得不太落魄山。
陈平安笑道:“早就答应过你了,下宗事务,你自己看着办,我不会怎么管的。”
落魄山中,一团和气,人情氛围重,修士和武夫的境界都不算什么,自然也就不太讲究什么主次之分,辈分高低,亲疏之别。
但是陈平安不觉得下宗,就一定要依葫芦画瓢,处处事事,悉数照搬上宗。
除非哪天陈平安觉得下宗出了某些问题,才会破例一言堂。
到了山中了,真有其事。
只是这种事情,外人除了知道却假装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陈平安眺望邻近青萍峰的一处山头,好像那边被隋右边收入囊中了,类似扶摇坪的山当然愿意。
郭竹酒一挥手,那大师姐就当我一起远游了。我在家躺着,还能足不出户,就白走一趟江湖,赚大发了。
裴钱还能如何,只能是无言以对。
下宗祖师堂挂像一事,先前登山途中,崔东山说了他的想法,打算请一位中土神洲的山上好友,帮忙为自家先生绘制画像。是一位与吴道玄齐名的丹青圣手,绰号顾瑕丘。而这两位都被浩然天下敬称为画圣,各有千秋,一个工笔写实,妙绝浩然,一个妙笔生花,写意传神。前者与白也,出身同一个王朝,而且年岁相近,吴老先生在入山修道之前,就早早被誉为“不过弱冠之龄,已穷尽丹青之妙”,皇帝甚至专门下令,非有诏不得画,理由竟然是“担心流散神气
,惊扰一国灵鬼”。后者画技之高,尤其是点睛一事,则被白帝城郑居中说成是“有苍生以来未有”。
两人皆擅长仙佛神鬼,故而中土神洲的寺庙道观,如果能够邀请某位丹青圣手绘制壁画,都是天大的荣幸。
早年那幅挂满天下文庙的文圣画像,就是出自吴老先生之手。老秀才当年十分满意,如今不太满意,因为桐叶洲的埋河碧游宫,还有宝瓶洲的春山书院,两次游历,都没能被人立即认出来,由此可见,那幅画像,与真人,像归像,
可到底是欠缺了几分只可意会不可画传的精气神啊。所以老秀才这次回了中土神洲,专门找到那位画圣,拍了拍老先生的肩膀,老秀才唉声叹气,眼神幽怨,“既然是朋友,我就不多说什么了,毕竟当年是我自己找上门求画
像的,怨不得谁,赶紧的,来壶酒,些许芥蒂,咱哥俩拿来泡酒喝,就当是一笑置之了。”
气得老先生立即歪头,抬手拍打自己脸颊,“这玩意儿呢?跑哪去了,被某人叼走啦?”
其实崔东山给那个顾老儿,已经送去了自家先生的两幅画像。
一幅是先生少年时在那桂花岛,一幅是年轻隐官参加文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