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 青萍剑宗

  陈平安是故意挑选立冬这一天,渡船靠岸下宗,崔东山在山门口临时搭建了几座茅屋,搬出几张桌子,上下两宗,人不少了,将近三十号,崔东山就像个掌柜兼店小二,带着石湫在灶房那边忙碌,立冬时节,一碗饺子,一碗补冬汤,又名地根汤,由各色草木根熬制而成,也就是图个吉利,就近取材,不是什么仙家物,每张桌上还有一碟

  碟酱醋佐料,一大盘霜降时分腌的菘菜。

  至于酒水,对不住,要喝就自己变出来,咱们下宗如今穷得叮当响。

  一张主桌上边,坐了五人。

  上宗落魄山的山主陈平安。

  道号灵椿的落魄山掌律长命。

  还有下宗三个暂时官最大的,首任宗主崔东山,管钱的种秋,下宗掌律崔嵬。

  崔嵬原本不愿落座主桌,想把位置让给即将担任下宗首席供奉的米裕,但是山主大人拉着他的胳膊不松手,崔嵬只得认命。

  坐在别桌的于斜回,看了眼崔嵬,孩子撇撇嘴,呦,都能跟与隐官大人同桌饮酒了。

  在剑气长城那边不是什么稀罕事,到了浩然天下,可就不多了。

  不过于斜回好像心情转好几分,夹了一筷子饺子,再端碗喝了一大口补冬汤。

  崔嵬敏锐察觉到嫡传弟子的这一丝变化,望向年轻隐官,难得笑了笑,陈平安点头致意,小事。

  天底下哪个孩子,不会希望自己的父辈或是师父,是个法,都可以得个美谥了,只是贾老哥等到山下的世道太平了,觐见过皇帝老爷,就什么都没要,深藏功与名,云游四方了,再后来

  ,就收了登高和九儿两位高徒,再与咱们老爷一见如故,成了落魄山的供奉仙师。”

  贾晟呵呵笑道:“被揭了老底,让米次席见笑了。”

  陈平安转头笑问道:“贾供奉,还有这些不俗气的过往事迹?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过?”

  贾老神仙连忙双手持碗,以汤代酒,“贫道哪有脸皮在山主这边吹嘘什么功业一事,家丑不可外扬。”

  由此可见自家山主,是何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好个“不俗气”!山主这个评论,筋道老练,寥寥三字,胜过花团锦簇的千言万语。

  陈平安转头看了眼那条山路,依稀可见是那烧香礼敬的神道形制,问道:“我们脚下这座山的前身,是某国五岳遗址?”崔东山点头笑道:“先生慧眼如炬,确实是学生先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此山一路搬迁过来,沉得很,山头是旧北晋国的旧南岳,山君祠庙和神灵金身都已不在,在那场战事里边给妖族打没了,还被蛮荒天下狠狠搜刮地皮一通,山中就没留下半点值钱的天材地宝,所以如今就只剩下个空架子,想要恢复到昔年的山岳风采,我除了砸钱

  再砸钱,别无他法。”“这也是那位北晋新帝出手爽快的原因,当时我凑巧路过此山,觉得眼缘不错,后来就请大泉姚氏帮忙牵线搭桥,礼部尚书李锡龄李大人,也就是当今天子的姑父,不辞辛

  苦,亲自陪着我走了趟北晋京城,花了我五十颗谷雨钱,新君大气,暗示我是否愿意包圆了旧五岳,两百颗谷雨钱就可以全部买下,我差点心动了。”跟落魄山当初那条龙舟翻墨差不多,与其花大气力、砸神仙钱修缮,其实还不如新买一条渡船。对于百废待兴的北晋新朝廷而言,想要恢复山根破碎、水运耗竭的一岳旧貌,更是个吃钱无数的无底洞,故而不是一般的鸡肋。改都不改岳一事,终究是个死规矩,倒不如封禅新岳,也算新朝新气象。关于北晋国新岳选址一事,不但大伏书院

  那边早已报备,还得到了中土文庙的许可。

  这就意味着文庙在这件事上,等于为整个桐叶洲各国,率先开了个口子,既然有了先例,其余诸国,就变得有礼可循。“只是下宗地盘就这么点大,哪里装得下一国五岳,会显得臃肿不堪,过于拥挤了。作为购买旧岳的附加条件,因为价格确实低了点,我还得答应那位新君,咱们下宗在未来百年之内,愿意优先接纳北晋国的修道胚子,那位皇帝陛下年纪不大,魄力不小,谈起买卖来,十分老道,要么是个天生的生意人,要么就是有高人传授了锦囊妙计,反正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嘛,磨来磨去,我只答应一个‘五百年之内,至少给北晋国三到五个祖师堂嫡传弟子份额’的额外条件,作为交换,除了北晋国未来老州城的修缮和新

  州城的营建,都交由我们下宗负责,价格公道,各取所需,皆大欢喜。此外给了我们北晋境内所有银矿的百年开采权,我们出力,北晋朝廷只管坐着收钱,九一开……”

  听到这里,陈平安终于插嘴一句,“如此分账,过分了吧?”

  如果是下宗分账九成,当然是自家过分了,若是下宗只占一成,就是北晋过分了。崔东山笑道:“学生也想谈成二八开,但是新君精明得很,早有准备,那些六条明里暗里的银矿山脉,大致储量,北晋户部都仔细估算过了,即便我们只占据一成收益,确

  实还是一笔天文数字的丰厚入账,先生,我可以在这里打个包票,下宗不出二十年,就能开成桐叶洲首屈一指的银庄票号了。”

  别看小这山上的银庄生意,人族自古逐水沿河而居,那么天底下还有比流金淌银的似水财路,更能吸引人?

  崔东山当然知道自家先生知道自己的意图和谋划。

  纳兰玉牒一听“银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