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三国事件
!
中平元年(184)三月,灵帝召群臣会议,商量镇压黄巾起义之事。北地太守皇甫嵩奏请解除党人之禁,出皇宫钱财作为讨伐黄巾军费。灵帝问计于中常侍吕强,吕强说,党人禁锢多年,积怨甚深,若不赦免,一旦党人与黄巾联合,必将危及朝廷。灵帝惧而从之,下诏大赦党人,“党锢之祸”遂告结束。
中平元年(184)二月,黄巾起义爆发,旬月之间,全国响应。时黄巾军主力活动于冀州(今河南临漳西南)、南阳(今河南南阳)、颍川(今河南禹县)等三个主要地区。三月,汉廷发天下精兵,命北中郎将卢植率军攻打冀州地区张角所部黄巾军,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俊。骑都尉曹操率兵攻打颍川黄巾军。
中平元年(184)四月,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俊、骑都尉曹操率兵四万剿颍川郡(今河南禹县)黄巾军。波才所率黄巾军,大败朱俊军,又将皇甫嵩军围于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因缺乏战斗经验,结果被皇甫嵩施计突围。五月,皇甫嵩、朱俊、曹操合兵大破颍川黄巾,斩首数万级,平定颍川,皇甫嵩以功封都乡侯,曹操迁济南相。随即进兵汝南郡(今河南平舆北)、陈国(今河南淮阳),大破两地黄巾军。于是,颍川、汝南、陈国三地黄巾军皆告失败。朱俊以功迁镇贼中郎将。灵帝命皇甫嵩等人继续进剿东郡(今河南濮阳)、南阳(今河南南阳)黄巾军。八月,皇甫嵩在苍亭(今山东阳谷北)大破东郡黄巾,俘虏黄巾帅卜巳,斩首七千余级。
中平元年(184)六月,右中郎交朱俊击破颍川黄巾军后又立即转攻南阳郡(今河南南阳)黄巾军。南阳太守褚贡,后新任太守秦颉击杀张曼成,义军复以赵弘为帅,众至十余万,屯据宛城。朱俊与荆州刺史徐璆及秦颉合兵一万八千人围攻宛城,自六月至八月实施猛攻竟不能下。不久,朱俊击杀赵弘,义军又以韩忠为帅,继续坚守宛城,随后,朱俊用计破城,义军退守小城(内城)。韩忠率军突围不成,被秦颉杀死。义军又以孙夏为帅,仍屯于宛城。十一月,朱俊攻破宛城,杀黄巾军万余人,由是南阳黄巾军被朱俊平定。
中平元年(184)八月,汉廷以冀州黄巾军久久不能平定,命皇甫嵩带兵进剿。时张角病死,冀州黄巾军在其弟张梁领导屯于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张梁率军英勇善战,皇甫军不能胜。次日,皇甫嵩按军不出。等到第三日,义军防守稍懈之时,乃于凌晨率军向义军发动攻。义军措手不及,大败,张梁战死,战士被杀三万人,跳河而死者五万余人。十一月,皇甫嵩乘胜进击,与巨鹿太守郭典大破张角弟张宝军于下曲阳(今河北曲阳西),斩首十余万级,张宝战死。至此,皇甫嵩平定冀州黄巾军,以功拜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至此,黄巾主力全部被汉迁军队消灭,黄巾起义在坚持了九个月的斗争后,终于失败。
中平元年(184)二月,黄巾起义爆发。四月,郎中张钧上书,认为张角能聚众数十万人起义,根源皆在于宦官。宦官父兄子弟、姻亲宾客任州郡地方官者,侵害百姓,胡作非为,百姓之冤无处可诉,才铤而走险。应该斩十常侍之首,悬于京师南门之处,起义军会自行散去。灵帝将张钧表章交给宦官,宦官看后皆免冠叩头,诈称自愿入狱以使天下平定,并出家财作为军费。灵帝大怒,命宦官照常视事,而将张钧下狱,以私通张角的罪名处死。
中平元年(184)六月,交趾(今广东、广西大部及越南北部、中部地区)百姓因刺史贪残民,起兵反汉,扣押交趾刺史太浦太守来达,自称“柱天将军”。汉廷改以贾琮为交趾刺史。贾琮到职,讯问民情,皆言赋税过重,百姓无法承受;又京师遥远,告诉无门,故相聚起事。于是,贾琮告示百姓,令其各安本业,免除徭役,又挑选廉洁官吏出任各县令长。一年之间,交趾平定。
公元184年(中平元年),边章,北宫伯玉,马腾等人叛乱,冬天,孙坚,董卓,张温等人平叛。中平三年,羌胡内部发生兵变,韩遂格杀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集结三人的部队共十余万人围攻陕西,太守李相如叛离朝廷,归附韩遂。不久,韩遂又联合周边的马腾、王国等人,合兵进攻三辅,声势浩大,势不可挡。中平五年,韩遂、马腾已攻到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危及长安和洛阳。灵帝急忙拜董卓为前将军,与左将军皇甫嵩共同解陈仓之围,大败韩遂、马腾。董卓因此又得到朝廷封赏。
187年(中平三年)曹操任东郡太守。
公元187年(中平四年),长沙人区星反叛,自称将军,聚众一万多人,攻围城邑。朝廷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前往剿灭。孙坚到郡,检选循吏,使之治民,并且明白交代:“你们只管好好对待善良百姓,好好处理官曹文书,按规矩办事。至于郡中盗贼,交我负责好了!”他说到做到,立即率领将士,谋划方略,仅一个月的工夫,就打败了区星,郡中震服。还救了陆家的陆康。
189年(汉少帝光熹元年【此年号仅维持了四个月,被废】同年汉献帝即位恢复中平六年。
9月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
12月曹操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
190年(汉献帝改元初平元年)1月各路诸侯起兵反卓。卓令李儒毒死弘农王,卒年15。
180年各州的最高长官
南阳太守袁术,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徐州刺史陶谦,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2月,董卓焚洛阳,迁都长安,洛阳古都残破。公孙度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