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家族臂膀

  !

  在司马师、司马昭时代,除了司马孚以外,其他家族成员绝大多数不是能力低就是年龄小,几乎再也找不出人还能为司马师、司马昭分忧解难,这种艰难的情况,一直持续到曹髦时代的后期。但是,还有一个人,在曹髦时代的中期就跟着司马孚一起承担起了守护家族的重任,而且他也是除了司马孚以外唯一一个在曹髦时代就有能力去镇守一方的家族成员,他就是司马望,西晋建国后第一任司徒。

  司马望,字子初,是司马孚的次子,因为司马懿和司马孚的大哥司马朗唯一的儿子司马遗没有留下儿子,就把司马望过继给司马朗,让他继承司马朗这一支脉的香火。

  司马望出生于公元204年,等到他成人的时候,司马家族已经进入重臣行列了,按照当时的官员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他毫不费力的就进入了曹魏帝国的官场,一开始就在郡里担任上计吏(中央特派审计员),后来就被举为孝廉,成为预备官员。不久,就到司徒王朗手下当了他的掾属(小秘书)。按照当时高级士族升迁的惯例,在一品大臣的手下混了几年后,司马望就到平阳郡(山西临汾)当了太守,之后就回到首都洛阳,做了那里的典农中郎将(武装屯垦司令)。

  如果把司马防算作第一代,司马懿八兄弟算作第二代,那么在第三代稍微有点儿能力和名气的家族成员中,司马望算是年纪最大的了,他比司马师和司马昭还要早生几年,所以,当司马懿征讨王凌的时候,司马望成了极少数跟随出兵的家族成员之一。想想都好玩儿,当司马望骑着高头大马观看王凌投降的时候,他绝大多数的亲戚们还在洛阳城里读书玩尿泥呢。

  回到洛阳之后,司马望就因为军功被封为三级侯爵——永宁亭侯;之后,又升任中护军(中央禁卫军副司令),晋升二级侯爵——安乐乡侯;在曹髦即位以后,兼任了散骑常侍(皇帝骑马侍从官),一方面伺候曹髦,一方面负责监视他。

  和亲生父亲司马孚一样,司马望对曹魏皇室还是有感情的,他也并不认为司马懿父子政变之后干脆取代曹魏帝国是对的,所以在和曹髦的接触中,两个人还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曹髦还经常把司马望接到皇宫里来聊天、喝酒。曹髦是个急性子,为了在任何时候都能见到司马望,就特别赏赐给他一辆两匹马拉的两轮儿马车,让五个宫廷侍卫做专职司机随时等候,只要曹髦召见,立刻就往过赶。

  但是这种待遇,却让司马望越发担心,以至于整夜整夜的睡不好觉。原因只有一个:司马望必须要和自己的家族站在一起,但他又下不了狠心和亲人们一起对曹魏皇室动手。为了自保,也为了不让自己的良心受谴责,司马望想到了离开洛阳去镇守地方。

  当时,蜀汉帝国的大将军姜维经常进攻西北边境,而西北最重要的城市,正是和首都洛阳一样重要的西都长安,这么重要的一个地方,自从司马孚调回中央以后,已经快有一年左右没有司马家的人镇守了。司马望一去向司马昭提出请求,司马昭就立刻答应了他。于是,在公元256年,司马望被封为征西将军,持节(皇帝二级符节)都督雍凉军事(西北军区总司令),成为当时极少数镇守地方的司马家族成员。

  就在司马望上任的当年,曹魏帝国就发生了诸葛诞反对司马家族的兵变,司马昭领着主力部队,在寿春(安徽寿县)和诸葛诞打了将近半年,为了平叛,最后连大西北的部队都抽调了一部分。蜀汉帝国的姜维听到这个情报,立刻发兵打了过来。这个时候,大西北的存量很多,可是兵力却不足,司马望就学着叔叔司马懿当年的计策,领着邓艾死守要地,姜维几次挑战,就是坚守不出。最后,姜维也像诸葛亮当年一样军粮告竭,只好撤退。在西北无忧的情况下,司马昭就能够集中心力对付诸葛诞,最后,诸葛诞十多万大军集体覆灭,司马望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有力的支援了司马昭。

  司马望对姜维的这一次战斗,让司马昭感到非常欣慰,因为他知道,自己并不孤单,除了叔叔司马孚和自己,司马家族还是有能人的。于是,从此以后,司马昭就放心的把大西北交给了司马望,而司马望就在大西北一呆就是七年。在这七年中,姜维仍然没有放弃过对曹魏帝国的进攻,但是由于司马望继续用坚守政策,姜维只能望着长安叹气,没有任何机会打入曹魏帝国的内地。因为战功,司马望被晋升为顺阳侯爵。

  公元263年冬天,在钟会、邓艾将要大举进攻蜀汉的时候,司马望才算是结束了他的西北生涯,回到了洛阳,担任了卫将军,兼任中领军(中央禁卫军司令),守护洛阳。这个时候,司马昭已经干掉了曹髦,洛阳乃至整个曹魏帝国已经完全成为司马家族的天下,除了偶尔还对曹髦有一丝怀念之外,这个时候的司马望,已经下定决心跟着司马昭走到底了,不久,他又担任了仅次于大将军的骠骑将军。

  在公元265年9月12日,也就是司马炎称帝的前夕,司马望代替何曾担任司徒,司马炎称帝之后,司马望继续担任了西晋王朝的第一任司徒,同时被封为义阳王。大概是考虑到司徒虽然尊贵却不能领兵,两年之后,司马炎又让司马望转任太尉,重新参与军事。

  转眼就到了公元268年。这个时候,蜀汉帝国早已经灭亡,西晋王朝面临的最主要的敌人,就是东吴帝国了。从曹魏到西晋,抵抗东吴的前线大本营有两个,一个就是襄阳,一个就是寿春加合肥(安徽合肥)。自从公元258年诸葛诞被杀后,西晋王朝的另一位一品大臣——大司马石苞就镇守在寿春,这一呆就是十一年。石苞在这个地方镇守得忠心耿耿,但是得罪了监军(军队监察长)王琛,王琛就向司马炎高密,说石苞想要造反。碰巧的是,石苞得到线报,说东吴帝国马上就要打过来,于是,石苞马上加固城防,这更让司马炎怀疑他要造反。于是,司马望立刻接到紧急任务,带着大军去逮捕石苞。当然,石苞根本就没有造反的意思,司马望去转了一圈儿,又回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