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记 二十六 再论太和浮华案
!
诸葛诞、邓扬等结为党友,诸葛诞等八人号为八达,夏侯玄等四人号为四聪,刘熙等三人号为三豫。司马师和傅嘏等人算圈子边缘人。诸葛诞等人这个圈子便是“浮华会”是太和年间社会文风的主流势力,又因诸葛诞等十几人身处重要官职或是国家高官后代,对社会影响极大,这样的风气为“玄学”。
被司马懿干掉的何晏是玄学的创始人,他并不是一个专门研究道家学说的人,他在儒家思想方面的学问,反而比在道家方面要深的多,他甚至还和同时期几个名士为孔子的《论语》做了专门的注释,成为了当时十分权威的《论语集解》,据说整整写了十本书。事实上,何晏并不像后世想象的那样,是个只相信虚无的败家子兼半仙级人物,如果让我客观、完整的评价他,那么我认为,他是处在东汉旧传统和新思想之间的一个思想家,东汉以来传统的东西,在何晏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像曹魏帝国曹丕、曹睿时代的很多名士一样,何晏也参与讨论了用人到底应该是重德还是重才的问题,通过反复论证名声与实际的关系问题,他得出了一个和历代名士都不同的结论,创造出了自己的新思想——玄学。
何晏认为,虚无是一切的根本,所有一切都是从虚无之中产生的。把这个思想放到政治制度上来说,完美的帝王是什么都不管的,他不求功、不求名,一切东西都不看在眼里,所以才能包容一切求取功名的人,所以才能成为天下的主宰。何晏认为,真正有本事的人,根本不会在乎什么东西,因为他做什么事情,只要吹口气,咣当一下就万事ok了,说白了,就是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在如何做官上,何晏认为,虽然圣人也就是完美的帝王可以什么都不在乎,但是一般人并不是圣人,所以该做官还是要做官,该遵守儒家的伦理道德还是要遵守。也就是说,何晏的虚无思想里,还是承认人是要拥护现实的封建等级制度的。
何晏虽然是最早提出玄学思想的人,但是最终把道家和儒家思想完全融合在一起的人,叫做王弼。
王弼,字辅嗣,山阳郡人(河南焦作),他出自东汉时代著名的山阳王氏家族。
山阳王氏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据说,这个家族的祖先,居然是纣王的叔叔比干。不过,这个家族真正靠谱的开山祖师爷,是东汉顺帝时的太尉王龚。在王龚之后,他的儿子王畅当了司空,也成为东汉的三公。王畅有个儿子叫*,而*的儿子,就是号称“建安七子”之一的大文学家王粲。
王弼的爷爷叫王凯,和王粲是平辈儿,是王粲的堂兄。在东汉末年,王凯和王粲为了躲避战争,从老家一路南逃到战乱相对较少的荆州(湖北湖南)。当时,统治荆州的军阀是刘表,刘表本身也是个名士,所以他对出身名门的王家兄弟非常照顾,还想把女儿嫁给他们中的一个。王粲虽然名气和文化修养都比王凯要高出一大截,但是他长得丑,刘表不愿意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一个丑八怪,就把女儿嫁给了王凯,王凯后来生了一个儿子叫王业,而王业,就是王弼的爸爸。
王粲虽然没有娶上刘表的女儿,但是在那个年代,他还是不愁找对象的,后来他一连生了两个儿子。王粲死得比较早,他的儿子在曹操时代的末期,受到轰动全国的邺城魏讽谋反事件的牵连,全都被镇守邺城的曹丕杀掉了,这样一来,王粲就绝了后。为了给王粲在名义上留个后人,王业就继承了王粲的爵位,这么一来,王弼名义上就成了大才子王粲的孙子。
其实王业继承的不仅仅是王粲的爵位,还有他价值连城的大量书籍。根据《博物记》记载,东汉末年的国宝级才子蔡邕非常欣赏王粲的才气,以至于在他晚年的时候,特地把他一生积攒的书装了几大车,全都送给了王粲,王粲死后,这些各式各样的书珍奇藏书,全都流传到了王业的手里。
在那个年代,出身于名士之家的身份,再加上这么大量的藏书,几乎注定会造就出一个新的名士。王弼天资聪颖,在长辈的教导下,读了很多书,在十多岁的时候,已经口才出众、博学百家。当时的很多高官名士,都和王弼辩论过儒家、道家学说里的内容,王弼虽然年纪轻轻,但是每一次都能把对方驳倒,所以他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
王弼生活的年代,基本集中在曹芳时代,当他成年以后,曹爽和何晏的权势已经如日中天,王弼是典型的公子哥,也是标准的青年名士,这样的人,自然会受到何晏的喜欢。据说,何晏一见到王弼,就对他大加赞赏,说:“孔子说过,后生可畏,像王弼这样的小伙子,可以直接和他谈宇宙人生啊!”也就是说,在何晏的眼里,王弼小小年纪,学问就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连何晏这样极度自恋的人,都非常欣赏他的学问。
虽然很多人都是这么的力挺王弼,但是唯独却有一个人看他非常不顺眼,这个人就是曹爽。
王弼得罪曹爽,其实完全是因为他自己。客观的说起来,王弼智商很高,可是情商很低,过于优越的生活,让他连基本的人情世故都不懂。何晏和王弼都是一类人,所以他很喜欢王弼,总是在曹爽的面前说他的好话,曹爽也就真的重视起来,还专门叫人去请,想看一看这位名震洛阳的小伙子到底有什么能耐。王弼到了以后,神神秘秘的说有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和曹爽说,曹爽一听,赶快就把旁边的人都支走了,没想到王弼接下来一直都在说老子、道家那一套,别的什么都没说,曹爽送走王弼,心里一肚子火,心想你小子真能跟我装啊!打这以后,曹爽认定王弼是个只会吹牛皮的花架子,一提起他就皱眉头,王弼本来应该非常顺畅的政治前途,就此打住了。
当时,黄门侍郎(皇帝秘书侍从)这个职位有好几个空缺,后来成为西晋重臣的贾充、裴秀、朱整,现在还都围着何晏转圈圈,何晏为了回报这些小兄弟,就把他们都安排成了黄门侍郎,同时就计划给王弼弄上这个职位。可是,当时何晏和曹爽的另一个亲信丁谧明争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