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治世之道

  !

  蜀建兴十二年、吴嘉禾三年(234)八月,吴人闻诸葛亮卒,恐魏借机取蜀,乃增巴丘(今湖南岳阳)兵万人,一欲为蜀之援兵,二欲以事分割。蜀亦增永安(今四川奉节东)守兵,以防非常。同月,蜀右中朗将宗预使吴,孙权问,蜀为何增加白帝守兵。宗预答道:“臣以为东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势宜然,俱不足以相问也。宗预,字德艳,南阳安众(今河南镇平东南)人。汉建安(196—220)中,随张飞入蜀,刘禅即位,预为丞相主簿,迁参军右中朗交,以后累迁至镇军大将军,领兖州刺史。蜀景耀元年(258)约七十岁,卒年不详。

  吴嘉禾三年(234)八月,由于诸葛恪坚称他必会成功,于是孙权提拔诸葛恪为抚越将军,领丹阳太守,拨给他手执棨戟的骑兵三百人,授官仪式完毕后,孙权还特意命令摆好仪仗,兴作鼓吹,引导簇拥者他回家。诸葛恪到任后,采用武力围困与招抚并用的方针,发放公文给四郡所辖属县的长官,命令各郡严守疆界,严肃法纪,已归顺的山民,一律设屯聚居。随后,调集各路将领,派兵据守险要峪口,修筑围困工事,不与山越交兵,又令士兵全部抢收田野成熟的稻谷。山越人新谷无收,旧谷食尽,因饥馑而被迫出山归降。诸葛恪下令:“山民扬弃恶习,接受教化,应当安抚。迁到外县的山民,官府不得随便怀疑,加以拘禁。”山民周遗,过去横暴为恶,如今困迫无路,只好出山,心仍存异志,准备伺机为乱,臼阳县长胡伉知他心思,把他绑送到郡府。诸葛恪认为胡伉违反了“不得拘禁山民”的教令,将其斩首。山民听说胡伉被杀经过,知道官府只是想让大家出山,没有别的意思,于是大批山民扶老携幼,纷纷归降。三年后,诸葛恪先后收服山民达十万余人,和预期的完全相同,他将其中壮丁四万余人编入军队,自己统领一万人,其余的分给了其他各位将领。

  孙权嘉赏诸葛恪的功绩,派尚书仆射薛综赴军慰劳,拜诸葛恪为威北将军,封都乡侯。诸葛恪请求率兵在庐江皖口屯田。他到皖口后,派轻兵袭击舒县,俘获该县百姓,然后回军。诸葛恪还向远处派遣侦察人员,察看道路和险要关隘的形势,想要攻取寿春。孙权认为时机不成熟,没有同意。

  吴嘉禾三年(234)十一月,庐陵(今江西吉水)人李桓、路合,东冶(今福建福州)人随春,南海(今广东广州)人罗历等一时并起。孙权诏吕岱督刘纂、唐咨等分部镇压。随春即降吴。嘉禾五年二月,中朗将吾粲杀李桓、将军唐咨杀罗历,起事相继失败。

  青龙二年,刘晔卒。魏太和六年(232)以病拜太中大夫,后出为大鸿胪。魏青龙二年逊位,复为太中大夫,谥景侯。吴右将军潘璋去世,征战驻扎时,潘璋设立军中市场,其他部队没有的物品,都靠军中市场补给充实,但是他天性奢侈,晚年更加厉害。使用物品的规格超出了规限。富有的将士有的被他杀死夺走财物。多次不遵循法令,监司检举报告,孙权爱惜他的功绩而不责伺他。孙权下令其部队交由吕岱接管。潘璋儿子潘平行为不端而被流放会稽。潘璋之妻居住在建业。孙权赐于田地房屋和免除赋役的佃户五十家。陈寿评价:“为人粗猛,禁令肃然,好立功业”。”“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脩,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

  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娶了夏侯尚的女儿夏侯徽,夏侯尚是夏侯渊的侄子,夏侯徽的母亲曹氏,是大司马曹真的妹妹,受封为德阳乡主。夏侯徽的兄长是夏侯玄。夏侯徽嫁给司马师生下了五个女儿,夏侯徽举止优雅,很有见识和器度,每当她的丈夫司马师有什么想法时,都由她从旁策划协助。魏明帝曹叡在位时期,司马师的父亲司马懿居于重位,而司马懿的儿子们都有雄才大略。夏侯徽知道司马师绝不是曹魏的忠臣,而司马师又对出身曹魏家族的夏侯徽非常顾忌。青龙二年(234年),夏侯徽遭到司马师的毒杀,死时年仅二十四岁。夏侯徽死后,葬于峻平陵。

  泰始元年(265年),司马师的侄子司马炎受禅登基,建立西晋政权,是为晋武帝。晋武帝登基时,并没有给夏侯徽追加谥号。泰始二年(266年)十一月十五日,晋武帝在司马师第三任妻子景献皇后羊徽瑜的屡次进言下,才为夏侯徽追加谥号为景怀皇后。这个当然是晋书里面记载的,夏侯徽是发现了司马懿、司马师他们并不忠于曹魏帝国,所以才被司马师给毒死了。不过,从时间上来看,这项记载是非常不可靠的,因为夏侯徽死的时候,还是公元234年,那个时候,司马懿正在大西北和诸葛亮死磕,正受到曹睿的极度信任和重用,这个时候,无论从感情还是形势上来说,司马懿都不可能想要发动政变,而且夏侯徽是皇族成员,司马师公然毒死她还不被处罚,是完全不可想象的。所以,夏侯徽只是个可怜的短命人,她是正常死亡的。

  夏侯徽死后,司马师很快地娶了吴质的妹妹,吴质当初和司马懿一起伺候过还没有当皇帝的曹丕,是曹丕四大智囊之一,吴质最后也是做到了侍中(皇帝高级顾问)。不过,吴质本人出身低微,被当时大多数出身名门的高官们看不起,他的后代们也没有出人头地的,司马懿看出吴质一家没有前途,就让司马师和吴质的女儿离了婚。

  羊徽瑜出生于214年,泰山南城(今山东费县)人,出身官宦世家,她是南阳太守羊续的孙女,上党太守羊衜之女;其母为东汉名士左中郎将蔡邕之女、蔡文姬的姐妹。

  羊徽瑜出身,比曹魏皇族还要高贵。其家族世代担任俸禄二千石的官职。她成为了司马师的第三个妻子。

  这样的家族,就是曹魏皇族都想和他们攀亲家,司马师死了一个老婆、离了一个老婆,还能娶到羊徽瑜这样出身的女人,我们就能够看出来,司马家族当时的名望已经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层次。

  魏青龙三年(235)四月,明帝曹睿大兴大木,作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高十余丈,建翔凤于其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