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中流砥柱

将首座,将军先听听他的见解不迟……”

  ……

  周瑜却不曾等到晚上。还未到掌灯时分,从事便报建威中郎将请见。孙权大喜之下,当着众僚佐的面疾步出殿,将周瑜迎了进来。

  “公瑾来得正好,是战是和,诸臣僚争论得厉害,公瑾乃是家兄托孤顾命之臣。家兄殁时曾经有言,内事不决,可问子布;外事不决,可问公瑾。如今曹军势众,将军府中人心惶惶,公瑾沙场宿将,可为众人决之。”

  周瑜连称“不敢”,拿眼睛去看张昭。张昭却转过脸,避开了他的眼神。

  周瑜接过曹操地信函读毕,摇头笑道:“牛皮吹得山响,曹孟德欺我江东无人乎?”

  他随手自怀中抽出了一张山河社稷图,平铺在当殿地面上,便那么席地而坐。伸手指画着道:“诸位请看,袁绍虽灭,但是北方实际上并不平静,马超、韩遂尚在关西,其兵善陆战能骑射,远非淮南、河北之兵可比,乃是曹氏的大敌;如今曹操放着这样一个大敌不肯应对,舍鞍马,仗舟楫,跑到大江之上来和我江东争衡。且不说其兵力如何。只说这舍长就短一条。便是兵家之大忌。曹军都是北方人,没有水军不说。其中大部分此生都不曾来过南方,饮食气候均不适应,许多疫病也没有经历,无论其人马多寡,便是当真有八十万,也是八十万个赤条条的童子。这些人水土不服,时间长了必然会沾染疫病,八十万个病夫又有何可惧?如今天气越来越冷,马匹所用草料渐渐枯黄死去,曹氏在这个时候驱北方之兵远涉于江湖之间,恕末将说句实话,他是想要做皇帝地心太切了,这是找死呢!”

  一番话说得孙权喜笑颜开,虞翻等人却面面相觑,不由得多说了一句:“都督,军国大事,可是儿戏不得……”

  周瑜笑笑,不以为忤,孙权却板了脸,“公瑾十三典兵,大小战百余场,难道不比仲翔知兵?”

  虞翻顿时无语,尴尬地看了看江东士族当中最具人望的顾雍一眼,却见他垂着眼帘一语不发,只得讪讪谢罪。

  张昭神情复杂地看着周瑜,神色中并不见沮丧,却有一丝若有若无地轻松。

  当晚,周瑜再度请见,孙权穿着睡衣召见了他。这位而立之年的江东军方领袖笑吟吟对孙权道:“将军,黄公覆将军传来消息,曹氏的兵力部署已经探听得大概明白,诸人徒见曹氏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荆州刘表军马全部都算上也不过七八万,尚怀狐疑,不能驱使自如。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我军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

  孙权长出了一口气,冷笑道:“公瑾,有你的这番话,某便放下心事了。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公瑾与子敬力排众议,与我意相同,上苍以卿二人助我。五万兵难卒合,如今公瑾在鄱阳口已集结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我这便发布文告,将军马水师整编为左右二军,公瑾为左都督,德谋公为右都督,子敬为赞军校尉,发兵夏口以抗曹操。刘玄德部能战者亦万余人,可为助力,公瑾以左都督行全军都督事,且安心前往,我当整顿部众,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两军交战,胜负乃是常事,公瑾能胜之者自然最好,若与曹军邂逅不如意,可徐徐退回柴桑,权当亲典军马,与孟德决之。”

  周瑜躬身领命道:“臣蒙将军信任,必当克冒矢石,绝不使将军有外攘之忧!”

  孙权点了点头,脸色坚定地道:“曹孟德自迎奉天子以来,四处征掠,其欲代汉自立久矣,唯忌二袁、刘表与我江东,如今诸侯皆已束手,唯我江东尚与之抗衡,老贼想要我孙家与荆州刘家一般,痴心妄想。孙权便是战至一兵一卒,亦不降汉贼……”

  他一把抽出了挂在一侧的佩刀,一刀将案角斩下,冷然道:“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如有再有说降者,犹如此案!”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