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初到江东
;张昭再度语塞,曹军南下之后荆州地惨状,他从细作口中了解了不少,心中也知道一二,因此此时也不好辩驳,想了一阵,方道:“若不是荆州割据抗拒王化,曹公何至于举兵南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荆襄九郡,总也是汉家土地吧?”
诸葛亮微笑道:“子布公这话说得好没道理,荆州刘景升乃是汉室宗亲,又是先帝钦封的牧守,其做的也是汉家的官,守的也是汉家的土,也不曾自立为王僭越称帝,何来抗拒王化一说?难道不从曹氏便是抗拒王化?天下到底是刘家天下还是曹家天下?若是刘家天下,刘荆州父子何曾抗拒?抗拒王化,难道曹操便是王化?他若是王化,便是篡了位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更加谈不上抗拒了!子布公,为人立世,总要分清一个是非善恶吧?”
诸葛亮利口如刀,说得张昭哑口无言,其实他说地这些道理都是正理,张昭平日的政治理念也大致与此相仿。因此张昭纵然口才再好,却也一时辩不出来。
诸葛瑾在一旁道:“二郎不要自逞口舌,如今曹家大军压境,刘玄德眼见便要全军覆没,还是仔细打算一下自家的出路为妙!”
张昭看着诸葛亮,想看看此人面对自己的哥哥如何应对,却见诸葛亮起身给诸葛瑾躬身行了一礼,“兄长爱护之意,弟心领了,然则士大夫当以天下为念,所谓出路仕途,不过是个形式。子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乃士人平生志向。弟才具有限,做不得太公望张留侯之辈,曹氏篡逆,左将军孤帜与之抗,虽明知不敌,亦要奋力一战,并非将军不识时务,实在是曹氏行径强横居心叵测,欲吞并天下篡替汉室之心昭然若揭,弟为读书人,羞与之同道……”
说罢,他转过身对张昭道:“子布公。公在江东主政,素有贤明忠敬之声,今日曹军逆兵顺江而来,来日大难,江东上下无一人能幸免,祸及贩夫走卒,孙将军三世基业。将付诸东流,不知公百年之后。又有何面目以汉臣自居,有何面目复见文台、伯符二位将军?”
张昭哑然失声,半晌方道:“孔明言曹军顺江而下,未免有些危言耸听。曹军新得荆州,总要消化个半年一载,何有余力顺江东下?如今刘豫州大败之后,逃窜野外。孤穷无所依,先生不在你家将军驾前参谋军事,却千里迢迢来柴桑做说客,不嫌本末倒置了么?”
诸葛亮冷笑道:“左将军虽然兵败,却仍然退守江夏,为江东五郡遮风挡雨。故此曹军才会心存顾忌不敢即刻东下柴桑,子布公岂不知唇亡齿寒,一旦我家将军全军覆没。江夏陷于曹操之手,老贼岂肯坐视江东五郡横陈面前而不取?袁本初、刘景升都是汉臣,却不肯相互支应共抗曹军,这才是两家覆灭的原因。jian贼猖獗,天下忠心之士若不能携手与之战,则江东危矣。汉室危矣!”
张昭道:“孔明口才甚利,然则未免大言欺人!”
诸葛亮看了看他,叹着气道:“子布公,可知刘景升为何被曹操夺了荆州么?”
张昭捻须不语,诸葛瑾道:“刘景升虽然强势,但其子甚弱,如何是曹操地对手?”
诸葛亮摇着头叹息道:“兄长,当初曹操与袁本初在官渡交兵,我家左将军曾经苦口婆心劝谏景升牧守出兵夺取许县,迎奉天子。归大权于正朔。如此曹操两面受敌,必败无疑。奈何景升牧守畏惧曹氏势大。不肯从此计,这才导致官渡袁本初败绩。后来曹操征河北,征辽东,左将军都曾动议袭取许昌,奈何景升牧守都不肯听从,导致曹操没有后顾之忧,平安扫平了北方,转过脸来便向荆襄动兵了!”
他转过脸看着张昭道:“此番亮来江东,所作所言与当初左将军劝谏刘景升的意思大致相同。曹军如今已有席卷之势,若是江东诸公坐视左将军之兵被曹军击灭,则曹氏纵使今年不来,明年必来。刘景升的荆州八郡便是前车之鉴,还望子布公深思之……”
张昭皱了皱眉头,笑着问道:“先生说得煞有介事,可惜却说不服本土士族。江东士族大多不愿与曹公开战,战火一开,生灵涂炭不说,黎庶生计不宁,五郡之地刀兵四起,除了枉死许多无辜之外,昭实在看不出有何好处。”
诸葛亮笑了笑,“子布公,曹军东来之际,孙将军势必不能保有五郡之地,必然被召入许县伪朝,授以闲官,仰曹氏鼻息过活。若是仕汉,倒也还罢了,待得曹氏图穷匕见,谋朝篡位之时,孙将军若不从,人为刀俎其为鱼肉,孙将军若是从之便是从逆,一旦汉室复兴,孙将军势必落得个乱臣贼子地骂名,祸及孙氏子孙,甚至连文台、伯符两位将军都不能幸免,使子孙绝嗣,使先人地下不宁。伯符将军临终时,托子布公以大事,若孙将军没了下场,子布公岂不愧对伯符将军的临终所托?此其一也……”
“曹兵一到,即便是不会屠城,子布公以为江东士族的家业田产便能够保住么?曹氏在北方修治耕筑,使得多少士族家境败落不堪甚至流离失所?殷鉴不远,江东士族若想要继续保有现在的好日子,其实别无他路,唯有将曹氏拒之于大江之上,使其一兵一卒不得过江。只要曹军不能下江东,则孙将军仍然继承祖上家业,为天子治理江东五郡之土,名正言顺,为汉室一柱,为天下仰望;江东士族则可保有现在地田土货殖,其家业不至于被北人瓜分。若说好处,这些都算好处。以亮看来,唯一没有自此事当中得到好处的,不是孙将军,也不是江东士族,而是子布公自己……”
张昭闻言顿时变了颜色,“先生何出此言?”
诸葛亮笑道:“子布公,曹军若是不来,子布公不过是一介杂号将军长史,权柄虽重,官号爵位却均不显;曹氏若是东来,子布公举江东之地降之,曹操握着朝廷公器,必然以显官厚爵以报公,到时候不要说区区一介长史,以子布公地劳绩资历,便是位列九卿爵封县侯也不是难事……”
“一派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