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再败汉津

  !

  曹纯直至临近次日辰时才发现刘备军已经全军渡过了长坂坡后那条并不宽阔的小河,这一发现令他十分懊悔。这条小河虽然不宽,但是河心处却足足有两丈多深,水流也颇为湍急,人马涉渡是不可能的,虽然他立即派出人马四处搜集门板梁柱等搭建浮桥的木料。但最保守的估计要搭起三座人马能够通行的浮桥怎么也要等到入夜了,半夜渡河极易遭到敌军的偷袭。半渡而击之这样地军事常识谁都明白,眼下已然是大胜的局面,曹纯自然不肯冒这个险,因此渡河怎么也是明日地事情了。曹纯经过一阵思索之后再度决定分兵。

  他留下了徐晃部搭建浮桥追击刘备,他仔细叮咛徐晃,一定要等张郃部抵达之后合兵一处再行渡河,万万不可轻率冒进为刘备所趁。他自己则率领本部人马及曹洪部即日南下奔袭江陵。经过昨日一战。他对曹洪颇不放心,因此决定将曹洪带在身边,以免他的鲁莽再度给虎豹骑造成不能接受的损失。

  曹纯此刻已经明白刘备志不在江陵,虽然他并没有想明白刘备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但他仍然认为江陵的军实物资和水师舰队乃是曹操此次南征的重要砝码,只要控制了江陵水师,刘备就算暂时跑掉了未来也能消灭掉。但若让江陵的水师跑掉了,曹丞相率领大军来到长江边上就要面临无所作为地局面了。

  不管怎么说。攻占江陵都是第一战略目的,这个战略目标远比如今已经是残废疲弱之兵的刘备来得重要,只要攻克了江陵,就等于为曹丞相赢得了这场战争的主动权。相比之下,没有能够全歼刘备军于南郡的失误也就算不上一回事了。

  曹纯自认为,他已经把握住了这场战争的本质。

  其实说起来他猜得也大体不错。刘备此刻虽然暂时摆拖了曹军的追击,但境遇远远称不上美妙,甚至用近乎濒临绝境来形容都丝毫不过分。

  头天的鏖战虽然为刘备赢得了宝贵地喘息之机,但刘军很快就面临了一个极大的实际问题——剩余的五千多人的部队虽然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却已经断粮将近两天了。

  自从那夜的大乱之后,刘备在编县附近筹集地大批粮草来不及运走便全部便宜了曹纯,全军仅仅携带了很少的口粮,张飞用这点口粮支撑了整整一个白天,已经是殊为不易。连夜渡过河后,头日杀死的曹军战马又勉勉强强顶了一顿饭。到此为止。刘备军已经没有任何粮草储备了。

  没有粮食,便无法维系军心。偏偏刘备现在对这支头天经历了大战洗礼磨炼的军队此刻颇为在意。只要有粮食有武器,到哪里都能招到士兵,但是像这种上过战场见过血腥的老兵却极为难得,刘备军中老兵数量本来就不多,这一次一下子有了五千刚刚经历了沙场磨炼的老兵,刘备无论如何也舍不得把这批人扔下。

  然而此刻见识了曹军骁勇的士兵们对前途极度悲观,士气本来便低迷不振,刘备又没有粮草来维系军心。因此此刻收拾东西准备跑路的刘备虽然很想将这批人完完整整地带到江夏去,但其实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穷困潦倒的刘备忍不住对新任的军师中郎将诸葛亮发起了牢骚:“……若是这支兵散了,想要再聚起来可是千难万难了。云长已经率领精锐前往章山,此刻章山渡口应该已经在我军手中,那里也应该有粮草。然则从这里到章山,起码还有三到四日地路程要走,这一路走下来,五千人当中能有一成跟着走到章山便是万幸了。没有粮草给养,便是孙吴在世也要难煞了……可惜了这些陪着我们浴血长坂坡地将士们了……”

  诸葛亮沉默了片刻,开口问道:“让将士们饿着肚子走上四天实不可能,然则若是今日出兵,走到明日日落,不知主公有无良策维系军心?”

  刘备一愣,沉吟了片刻,眼神中的焦虑之色渐渐淡去,声气平和地道:“虽然不容易,却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好——”诸葛亮精神一振,“主公请拨刘封将军和一百兵卒给我,明日日落之前,诸葛亮保证让大军吃上一顿饱饭……”

  刘备一愣,双目注视着诸葛亮,半晌方才缓缓道:“好!就依先生,若是不能,我亦不罪先生!”

  诸葛亮微微一笑,一语不发地出帐去了。

  诸葛亮和刘封出发地当日下午,刘备命张飞整军准备出发。

  大战余生的五千多人排成了松散的队列,有气无力地将武器扛在了肩上,准备出发。

  刘备看着这些面色疲惫浑身沾满血迹和尘土的士卒,眼角微微有些湿润,他鼓足了中气说道:“诸位将士,承蒙诸位不弃,追随刘备至此。刘备无能,于当阳败于贼军之手,致使众将士衣食无着,实在羞见诸君。这些日子以来,众将士不以刘备孤穷,自新野相随,不离不弃,转战千里。如今曹兵追兵在后,刘备却要带着众将士再度逃亡,实在不是英雄所为。曹军残暴,自编县至当阳,数百里膏腴之土,如今狼烟遍地,血流飘橹,黄发垂髫,妇孺老幼,皆成刀下冤魂。刘备无能,本欲遣散诸军,使诸君各逃性命。然则曹军大队在后,其所过之处,必无幸者,刘备不才,愿以微薄之力,率诸将士求一生路。皇天厚土,刘备在此立誓,诸将士追随于我,我必与诸将士共系生死。自今日起,若军中有一人未食,则我刘备不食;若军中有一人未寝,则我刘备不寝——”

  说罢,刘备转身牵过自己的白马,走到一个腿上裹着血迹斑斑的绷带,在两名军士的扶掖下才勉强不倒的伤兵面前,一语不发,伸手搀扶着他翻上了马背,在那伤兵惊愕的目光中牵起马缰,缓缓地走到了队伍前列,扯着喉咙高叫道:“诸位将士,我们一起——走到章山去!”

  看着横七竖八拦在道路上的那十几棵粗细不等的树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