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兵临城下

“武将之中,赞成联刘抗曹的一个都没有么?”

  陆逊把目下在柴桑的军方将领在心中细细想了一遍,颓然摇头道:“含糊其辞的还有一些,态度明确的一个也没有……”

  说到这里他突然停了下来,似乎想到了什么,双目直视着周瑜道:“……倒是有一个……不过说来可惜,此人前年下世了……”

  周瑜抬头想了想,豁然道:“你说的是太史子义?”

  陆逊谦逊地道:“是,子义世伯临终前给主公上了一道遗文,在里面建议主公与荆州刘氏结盟。不过他是建议主公与刘玄德结盟,而不是与刘景升结盟。当时刘备寄居新野兵不足万,且颇受刘景升猜忌,主公也就没往心里去。如今刘景升死了,荆州诸人当中,倒也真只有此人还算一号人物。子敬先生这阵子一直在琢磨此事,只是刘玄德虽然可称豪杰,在荆州却并不占全局位置,因此子敬先生一时也还拿不定主意。”

  周瑜听毕,默然半晌,终于开口道:“伯言,回报主公吧!”陆逊一惊,玉面上浮现出一丝赧色,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周瑜缓缓道:“我已经用主公赐予的符节调韩义公和周幼平自庐陵移师北向,在长江南岸的蒲圻附近集结兵力,只待襄阳陷于曹军之手,便以奇兵夺取蒲圻渡口,控制周围江道及河湖港汊。为了机密,此事我未曾事先请示。若是因此而导致庐陵郡县为刘磐所趁,一切罪责由我一力承担。”

  陆逊闻言,心中的一块大石顿时落下地来,略带羞愧地道:“主公确有钧命令逊向都督询问此事,都督既已言明,逊当向主公据实禀报。”

  他顿了顿,道:“还有一事,请都督明示,曹军南下在即,江东三世基业,究竟是战是和,主公要我先探明都督心意。”周瑜合上了双目,沉吟半晌方缓缓答道:“请伯言回复主公,周瑜矢石之士,于国事并无建树,此刻局面未明,不敢妄言。主公英睿,子敬更是无双国士,战和之间,自当有良谋善策。”陆逊呆了一呆,心中油然升起一股钦佩之意,站起身来恭恭敬敬施了一礼,道:“陆逊谨尊钧命!”

  新野郊外,西大营内此刻甲士盘踞,刀矛箭簇矢刃生辉,大汉丞相武平侯曹操身着甲胄,正在十几员将弁的陪同下巡视营内的刘备军遗迹。陵树亭侯中军师荀攸一脸凝肃神色自营外一路走来,远远地一声急呼:“丞相!”曹操闻声立定,转过身来直视着快步走来的荀攸,泰然问道:“公达何事?”荀攸自袖中抽出了一张白笺,亲自递给曹操。

  曹操接过白笺,却见上面只有短短一行小字:“刘氏死讯已证实,文聘受召已离筑阳。”这位纵横天下数十年征诛豪杰无数的大汉丞相眉头一立,冷然叫道:“子和!”站立在他身后的曹纯向前一步,抱拳道:“末将在!”曹操斩钉截铁地下令道:“立刻集合所部军马,两个时辰内准备好干粮和水,今夜子时二刻向南开拔!”

  “喏!”曹纯毫不含糊地应道,随即转身大步而去,转眼之间已经消失在大营外的夜色中……

  十几万人的队伍,用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才全部渡过汉水。军民混居老幼掺杂,行军速度奇慢无比,九月十三日,大军渡过汉水的第一天,全军全天行军不过十五里。当日,徐庶、孙乾、简雍等幕府僚属夜叩刘备行帐,苦劝这位左将军撇下行进速度缓慢的流民队伍,轻骑直驱襄阳,却被刘备严词拒绝。才离兵灾,又遭战乱,随军行动的士族豪门开始几日忧心忡忡,一直担心会被刘军抛弃在荒无人烟的旷野之上。对于他们这些外地人而言,没有了大军的后勤部队供应每日食用,便只余饿死一途了。几日以后,这些人却渐渐放下了心来,刘备果然不愧君子之称,纵然流民队伍极大地拖累了行军速度,他却毫无怨言,每日均要到流民大营中安抚一番,对那些豪门大族的族长元老,他往往还要依次拜访亲自问安,这些背井离乡的昔年权贵深切地感到,这位刘皇叔,与其他诸侯军阀是绝然不同的。非但如此,为了使流民们安心,刘备的两位夫人还携带着这位左将军的独子阿斗及两个女儿与流民一道行军,刘备的亲卫队长赵云统率着一曲亲兵护卫这些家眷。一开始这些老百姓都是为了能够有口饭吃才跟随着刘备的大军行动,到得后来,这些黎庶提起刘皇叔便两眼垂泪感激万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