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隔三差五就要被声讨一次
鱼幺/文
阴山上有座庙,名叫大钟寺,无是非就在这寺里出家。
他此时正扛着两袋面粉往山上爬,肩上的扁担压弯成一把弓形。不过无是非不能直接回大钟寺,他先挑着扁担转去一个小树林,再往里面走了一段距离,便看见路边竖着一块巨大的石头。无是非把扁担放下,一手抓住石头的一角,用足了劲儿往上掀,石头竟被抬了起来。
无是非能在地龙湾占有一席之地,也有这个原因——他天生力气比一般人大一些,虽然身材劲瘦,穿上衣服甚至会显得有些单薄,但是一个人的力气能说,别的师兄化缘化得都怎么样?”
小和尚很聪明,两只大眼睛圆溜溜地转了转,说道:“大师兄带回来一个菜窝头,二师兄带回来两个苞米,三师兄带回来一篮子小土豆……唔,其他的师兄我也不知道有没有化回来,化回来的都堆在厨房了。”
无是非往四周看看,厨房空空荡荡,他便挑了挑眉头:“今天没开火呢?”
怪不得又要闹,几位师兄怕是饿着肚子呢。
大钟寺规模不算大,寺里也就一二十个和尚,春暖花开的时候和尚们还能在山上开垦土地种种庄稼,到了冬天就有些难熬,只能勉强靠剩余粮食维持,今年冬天尤其艰难,粮食没剩多少,和尚们都饿着肚子。
没办法,山地产出的粮食量少,消耗多过储存,他们本该靠山吃山,奈何和尚是不能杀生吃肉的,只好挖些野菜。且大钟寺周遭住户多是穷苦人家,也没几家有闲钱上山供佛,所以大钟寺的香火并不是非常鼎盛,早年间还有政府拨款扶持,可是自从庙宇彻底脱离了政府,独立成一权之后,大钟寺的进项便骤然减少许多。
虽说庙宇如今也构成世界权力中心的一脚,但那种建筑金碧辉煌、香火鼎盛的都是府城里的庙宇,跟他们这些穷乡僻壤的小破庙没什么关系。
无是非咧咧嘴,笑得有些奸诈:“师父还说什么了没?”
小和尚点点头:“说了,让你回来去找他。”
无是非一愣,在小和尚光溜溜的脑袋上狠狠一弹:“这么重要的事怎么不早说,越长大越不乖!”
“哎哟!”
小和尚捂着小脑袋委屈地说:“六师兄又没问……”
“疼啊?”
“疼——”
“下次学乖点!有什么事早点告诉师兄!”
无是非让小和尚继续吃东西,自己心里却发起愁来——不知道他在山下耽搁这么久,住持生气没有。这寺庙不大,人也不多,自己做点什么都逃不过住持的眼睛,今天回来也没第一时间去见他,老和尚知道后肯定要问。
住持不会把无是非赶出去,打他一顿板子却有可能。
……但是打板子他也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