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立法

一步劝说道:“葛店地处武昌下游,东可联络三江援军,北有青山海军屏障,踞中守要,各省援军一到,就近渡江,直攻清军后路,清军首尾难顾,何愁不能夺回阳夏。”</br>黎元洪觉得李国镛的分析有道理,这时,其他人也来劝说黎元洪到安全地方躲避,留下的人也好安心打仗。这样,黎元洪便于十二月一日,由洪山出发前往葛店。</br>李国镛(1860—1942),字钰珊,湖北沔阳(今仙桃市)西流河镇杜窑村人。早年经商,在武昌开设谦记土庄。曾游历日本,与武汉各界均有联系。</br>辛亥革命期间,投效黎元洪,任都督府顾问,颇为黎重用。曾经办外交,组织保安社及赤十字会,参与南北交涉,慰问前线将士及伤员,购买.枪支,犒赏起义海军人员等事务。一九一三年响应孙中山发出反袁号召,参加反袁斗争。一九二二年任调任弦口征收局长。一九三八年武汉沦陷后,避居乡间。</br>他的著作《李国镛自述》,是研究武昌首义和黎元洪及军政.府活动的重要文献。</br>李国镛关心故里,先后两次任督办修建草八垸堤闸。一九二六年草八垸溃口灾情严重,李国镛协同其侄子李之龙(中山舰舰长),在汉口聘各文艺团体义演一周,所得五船物资全部运回家乡,救济灾民。</br>力量的对比在哪儿明摆着,黎元洪比谁都清楚,武昌的失陷只是个时间问题。下一步如何去做?黎元洪已经有所考虑,武汉三镇丢了,湖北军政.府还可以凭借湖北的广大地区进行周旋。但是他深知,独木不成林,仅靠湖北一地,是很难与清廷,与北洋军抗衡的。必须要有外援,必须和宣布独立的各省采取联合行动。</br>黎元洪首先做的事是,给南方宣布独立的各省发电,请求援助。他在求援的电报中写道:“各省都督鉴,鄂事紧急,因老兵多阵亡,新兵不足用。汉阳已失,枪炮子弹又告罄,应如何救武昌,定天下,惟贵都督荩筹,如何布置,祈速复。”</br>除此之外,黎元洪想到的另一个出路是议和。全国形势的发展很快,只要争得时间,以时间而换空间,形势将越来越向有利于民军的方面发展。</br>黎元洪对议和并不报多大希望,但他需要从议和中给自己争取时间。</br>议和不是黎元洪的一厢情愿,袁世凯已经几次联系过了,只是,没吃到苦头,黎元洪和军政.府一干人没当回事,现在的形势下,不能再不当回事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