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状元

msp;桑桑摇了摇头,把头上的白玉小插往发髻里扶了扶。

  忍冬余光看见桑桑凝脂般手腕上露出一条精致美丽金链子,链子上面似乎还有繁复的花纹。

  她疑惑的问道, “小姐,这个链子什么时候买的,我怎么没有看见过。”

  桑桑把手放下来,望着忍冬,淡定的说道,“这是上次和暄表哥逛街买的,你忘了吗?”

  “有吗?”忍冬狐疑的盯着它。

  诚恳的点了点头 ,桑桑从綉墩上站了起来,转移话题,“走吧,我饿了。”

  听桑桑说饿了,忍冬连忙说,“我这就去叫膳。”

  看着忍冬出去的身影,桑桑心底松了一口气,幸好忍冬相信她。

  ****

  两日后,便是三年一度的殿试。

  一百二十名在数万学子中厮杀出来的仕子自从黎明钟声响起,便在东门内两列集合完毕,然后经太监带引,从东门进,穿过长长的宫道,拾阶而上,过护城河,至太和殿。

  殿试只考一科,策问,赵暄进去时,未曾看见当今皇上,先由礼部官员点名,按位置坐好,等所有的考生正冠以待后,出来一串绯色官员,将策问题目公示。

  明晃晃的榜上,赫然写着四个字,“生财有道。”

  唱卷的礼部官员一唱,下面的人俱都一愣。这四个字不难寻找出处,乃是大学所涉,“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也不难理解,原意是发财致富应该有好的办法,如果说生产的百姓太多了,那么来消费的百姓就会减少,朝廷中没有无用的官位,吃白饭的官员自然就会减少,量入为出,财产自然能丰足。

  可大安向来奉行的是仕农工商一策,对于商人,虽不如前朝管控严苛,可依旧还是处于社会最底的阶层,而这生财有道四个字,大家也都多用于贬义之中。

  冷不丁考了这一个策问,大家心头都是一震。

  大家皱眉以后,又想到殿试要求黄昏交卷,就算心中惶惶,也不得不屏思凝想,如何破题。

  赵暄看到这个题目就知道这道题必定不是礼部的人拟的,要么是当今,要么是东宫那位。

  礼部的官员不会有这么大的胆子,出这样的一个题目,这是挑战,也是机会,如果说是那两位拟的题目,那么合了他们心意的卷子总会被多看两眼。

  这个时候,赵暄不怕引人注目,有了关注,他才有机会 。

  思忖了翻,赵暄也开始在草稿纸上理清思绪。

  生财有道,税赋丰盈,国库由此充实。

  本着这个思绪,赵暄开始作答。

  在众人屏气敛息的作答中,有一道明黄的身影从侧面走出,除了没有注意到的考子们,其余的监考的考官们身体一弯,准备躬身行礼,皇帝李旦一抬手,示意安静。

  然后他开始在大殿之中开始走动,大殿之上偶尔有巡视的官员,考生们对这些都不甚在意。

  李旦走了两圈,不禁点头,出了太和殿,跟着李旦出来的,还有礼部侍郎,钱锐。

  “钱爱卿,朕看今年的学子们比起往年,都要年轻不少。”李旦笑道,他虽然处事果决狠厉,在大安之中,却也不是暴厉之主,也算是一代明君。

  “皇上出这一道题,”钱锐半弓着身体说,“恐怕里面有些学生会头痛不堪。”

  “今日一小小的策问,他们都抓耳挠腮,不知如何入笔,他日为官,磨砺颇多,又如何自处。“李旦淡声道。“钱爱卿,你会殿里看着吧。”

  “是。”

  不管是好是坏,到了黄昏时分,所有考生交卷完毕。

  从太和殿里走出去,赵暄想着今天的卷子,点了点头。

  在苏家的老夫人在的时候,他每天都是去苏家族学的,虽然说去族学的目的,可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不耻的出生,从而受到同窗更多的折辱。

  先生说一遍的东西,他就牢牢的记在脑子里,虽然缺书少墨,终究也过去了。

  这八个月他主要是练字,很多上的东西可以记在脑子里,但字只花时间去练。

  想着今天卷子上工整的馆阁体,赵暄手指微动。

  幸好前几日那个侍卫下手不重,没有影响到他的字迹。

  赵暄拢着袖子,思绪纷纷扰扰之时,和其他人一起走出了宫道。

  才出东门,便看到一群熟悉的人,目光落在那个嘴角泛着笑的姑娘身上,赵暄捏紧了手心,这辈子他想要的东西不多,小姑娘恰好算一个。

  其实当时他都想放过她了,她还撞上来了。这也就怪不得他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缘法,可能苏桑寄,就是属于他的。

  隔着暮霭微光,小姑娘俏生生的站在那儿。

  赵暄想起那年他吃了月饼以后,上吐下泻好几天 ,小姑娘每个晚上都跑到他床头,小小的手捧着药喂他,边喂边哭。他觉得他难受有一半是她给哭出来的,他想让她别哭了,让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