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发言权”

抽水马桶。

  上次回去已经是七八年前了,宁宁那时候才刚才两岁,跟圆圆一样大,到了那边人人都要抱抱她。

  回来宁宁就生病了,圆圆长到这么大,一直很强壮,但林文珺还是不放心带她去。

  把女儿交给夏秀珍,夏秀珍还哄宁宁“你也别去了,乡下有什么好玩的。”但江宁想去,她还要收红包呢。

  夏秀珍用对付江宁的办法,对付圆圆,打开电视机,调到动画片。

  圆圆站着,看得非常认真,林文珺带着江宁偷偷溜下楼,坐上车的时候,江烨还问“哭了吗”

  “妹妹还不知道呢。”等发现了肯定要哭一会儿。

  开车进村,这一片不临太湖,比临湖的村子要穷得多,现在都不用出去打工了,阳澄湖一发展起来,交易市场了很多工作机会。

  几年前来的时候,这里还都是那种土房子,一下雨就又湿又泥,现在村里也有盖起平房的了。

  江宁扒在车窗上,她早就不记得小时候来过,指着银白色的旗杆问“妈妈,那里是学校吗”有升国旗的地方,肯定是学校。

  林文珺看了一眼矮房子,江烨先说“是,爸爸以前就在这个小学读书。”

  “哇”江宁问,“我能去看看吗”

  “马上就到大伯家了,以后带你去看。”现在都已经是改建过的,新校舍比以前的破墙好得多了,连操场也是水泥地的。

  小汽车一进村,许多人都在看,停在江家门口,大家就都知道了,这是江连清的儿子回来了。

  去年迁坟,办的那个热闹,村里有自己去帮忙的,一人给了一条烟呢

  江烨停下车,打开后备厢,拿出带的东西,大步迈进去了。

  江宁紧紧牵着妈妈的手,这里她一点也不认识,跟城里的街道不一样,林文珺说“你跟着妈妈,这里有井台的,当心掉下去。”

  这下江宁更不敢离开妈妈身边,林文珺带她走进去。

  江烨大伯家里已经坐着很多多人,院子里支起圆桌,里面摆一桌,外面摆一桌。陆陆续续来了很多人,不认识的亲戚们,过来摸摸江宁的脸。

  江宁忍耐着她不喜欢这里,黑乎乎的,也不喜欢被不认识的人摸脸,但她知道不能发脾气,不能让爸爸妈妈“丢面子”。

  林文珺今天出门的时候,打扮得跟平时不一样。她画着比平时要浓一点妆,头发还用卷子卷过,厚大衣,里面穿阔腿裤。

  现在阔腿裤正流行呢。

  江烨发了圈香烟,又散了一圈名片,笑眯眯跟人打招呼。

  林文珺也笑,她打开包“咔哒”一声,拿出名片夹。

  “小江老婆自己开公司啊”其中一个认识江烨的问,礼品公司,还有两个地址,总公司在海市,分公司在苏城。

  名片后面还有经营范围。

  江大伯看林文珺的眼光不同了。

  “那是她自己这的生意,我可不插手的。”江烨虽然嘴上这么说,但脸上都是笑,觉得自己老婆,跟人家的老婆,不一样。

  林文珺瞥他一眼,就让他得意。

  她指挥江烨“车上的礼品盒你怎么没拿下来,我送给大伯大伯母的,都是我自己公司的产品。”

  江烨知道她就是故意的,刚刚不说,他只好站起来,跑到车边。

  一圈孩子正围着车子往里看呢,看见江烨过来,都散到一边,等江烨走了,就又围上去。

  茶叶紫砂壶,还有一条丝绸围巾,江大伯看林文珺目光,从第一种不同,变成第二种不同。

  等到开饭了,女人和孩子自觉去坐另一桌。江大伯把林文珺请到这桌来,她突然变成了有“发言权”的女人。

  江烨早早就坐上去了,他旁边是个半长头发的“艺术家”,江烨跟人家聊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林文珺这下懂了,他跑回村来,不是为了捐钱修祠堂,他是想认识这个人。

  等到热菜上第二轮的时候,那个“艺术家”已经喝得脸上发红,江烨说“不怕,我们俩喝,我老婆会开车。”

  到第三轮,那“艺术家”说“我要见我哥,还得我哥的秘书安排日程,我的电话打过去,也是秘书接。”

  江烨手上那杯酒,喝得就慢下来了,搞了半天,原来他也见不着他哥呀。

  江大伯站起来了“今天大家来,就是一起讨论讨论重修祠堂的事情,族谱呢也好多年没修了。”

  江烨意兴阑珊,旁边那个长发艺术家,已经晕陶陶的,接不上话了。

  村长也站起来,话说了一箩筐,等大家表态。

  林文珺先开口“我跟江烨商量过了,一样是捐钱,我们打算把钱捐给江烨的母校,给孩子们添些体育设施和图书什么的。”

  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长大了,别跟他们的父辈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了

  htts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