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12月17日 晴 不得辞刑诛
皇帝协同文武群臣一并出宫,气势倒是十足。
在路上时,不少大臣心中都多少有点紧张,因为宋北云那之前的言之凿凿还有大医官的话,让他们心中有着不好的预感。但事到如今,却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也只得硬着头皮跟着圣驾缓缓朝皇城司大狱走去。
“宋大人。”大理寺卿快步走到宋北云身边,笑着打量着面前的宋北云,只是这叫了一声便不再说话的德行,让人难受。
“哦,是丁大人!”宋北云连忙拱手笑道:“不知道大人找下官有何吩咐。”
“吩咐倒是没有,只是觉得方才宋大人在朝堂上那一番论述说得铿锵有力,寥寥数句便将罚与罪之理阐述了当,想来宋大人虽是年轻却是深谙法理,我听说宋大人即将春闱,若是有意,春闱之后便来大理寺之中,我会与官家说的。”
“哎哟……多谢丁大人厚爱。”宋北云一个躬鞠了下去:“宋某何德何能,况且下官名声可是恶臭难闻啊。”
“法为国本,但法理枯燥,鲜有人愿修习。至于那名声,哈哈哈哈……你当本官的名声又好到哪里去?”
唉?这话好像也没错,大理寺卿的名声可也不是什么好听的,只是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士大夫阶级,很少有人会当面说罢了,只是这九寺列卿之中,唯独就是这大理寺卿丁允丁大人不拉帮不结派,每每有人拉他入伙他都会明确拒绝。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他在用最大努力保持司法的独立,这种人是让人佩服的,宋北云对列为公卿可都做过研究,要说这大宋还有谁能让他佩服,除了远在福州的老赵,剩下的就是这大法官丁允了。
在一个党阀之争愈演愈烈的大宋之中,想也想的到一个没有站队的大员会有多举步维艰,之前还听赵性提过说这大理寺的丁允早就有入列三公之能了,但却一直没成功,其实就是因为他从不站队。反正有人提起,不是说他年龄资历不够就是说他没有明确功绩。
不过想来倒是也有道理的,九寺之卿最年轻的就是这大理寺卿,位列公卿却是不满四十,为官二十二载,想来比宋北云当官的年纪还要早一点。
“宋大人。”
“丁大人太客气了,您称我为小宋或者北云都可以。”宋北云满脸堆笑的说道:“丁大人的才学可是我一直倾慕仰视的,您如此客气却是让我有些无所适从。”
“哈哈哈,小宋。”丁大人与宋北云并肩而行:“我此处有个问题问你。”
“请问。”
“君无为,法无不为。法行而君不必忧,臣不必劳,民但而守法。若以法理定天下,此法何解?”
“法为法、君为君、国为国。君治国不治法,法治国不治君,君治民、法治官,官民皆依法。民以法无禁止皆可为,官以法无明说不可为。”宋北云小声把自己的看法说给丁大人听:“此为君臣之法也为天下之法。只是这君无法可依,却是个漏洞,只是此漏洞堵不得也不堵不住。只能靠丁大人这般的重臣以法为鉴,时刻警醒君王。”
丁大人深吸一口气,眼神诧异的看着宋北云:“宋大人此番话是有些颠覆,却……不行,我要细细琢磨一番,来来来,宋大人再复述一番,我好生记下来。”
在他记下来宋北云这番话之后,一路上就再也没说什么话了,只是时而自言自语,时而有是面容舒展,仿佛在自我论证一般,看着倒是像有了些魔怔。
旁人嘛,等级不够的也不敢去问,等级够的却不想搭理这个轴人,所以只有宋北云一路走在他身边,一直来到了皇城司的大狱门前。
命人打开大狱的门,里头热烘烘腥臭臭的味道就涌了上来,宋北云连忙捂住了口鼻,而身后群臣也不由得捂住了口鼻,赵性从步辇下来之后,差点被熏了个跟头,旁边立刻有人递上了湿毛巾供其掩住口鼻。
“妈的。”宋北云拽过旁边的狱卒:“不是让你们打扫干净么?怎的如此恶臭?”
“宋……宋大人,真的不怪小的,那些公子哥儿在里头乱吐乱拉的,这谁……谁完,却已是一口恶臭黄水吐了出来,然后软趴趴的躺在了旁边的地上,迷离着双眼看着赵性乐呵呵的笑道:“你莫要猖狂,等着你的狗头落地!”
赵性背着手站在那,轻声道:“大医官何在?”
“来了来了。”大医官在外头颤颤巍巍的走了进来,穿过一群面色如土的臣子来到赵性面前:“官家,老臣来了。”
赵性一甩袖子:“请大医官查验一番!看看这些人到底是因为何物变得如此!”
宋北云站在旁边都傻了,他是没想到王家少爷会这么秀,真的……这一把操作,就是他皇后姐姐都保不住了,这可是皇家颜面,不由分说的,上来就是一句狗皇帝,这可当真的是嗨过了头。
大医官在狱卒的护卫下走入了牢房中,从这些人的呕吐物、尿液、粪便中细细检查了一番,还命几个一起来的御医过来学技术。
在经过多番查证后,大医官走了出来:“官家,经核实,这些人皆为曼珠沙华与罂粟之毒所致,这曼珠沙华以人沉沦迷醉,会致人腹泻呕吐。这罂粟之毒则致人幻像浑浊。两者混用,便会致人于此地,幸好他们中毒尚轻,若是再复吸食,性命不保。”
工部尚书张大人在牢狱中看到自己的三儿子,又听到大医官说出这样的话,当时就是眼前一黑将要昏过去。
而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