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10月27日 晴 对酒卷帘邀明月
祝寿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上午的万民来贺,这个阶段老太太是亲自出场的,各路藩王、封疆大吏、王公贵胄、天子重臣都要进献贺礼并且互相攀比,然后互相说些吉祥话,大家互相交流沟通一下,这一上午就过去了。
第二部分就是下午的歌舞环节,过了午时之后,六部尚书会联名写上祝寿词,并且由皇帝亲自颁发大赦天下的圣旨,不过这个大赦天下可不是随便颁布的,只有逢登基、十之寿、皇子降生等等重大环节才会出现的,最少是十年起步,而就连赵性登基时都没有大赦天下,因为一个是匆忙还有一个是得位其实不算太正。
等到大赦天下之后,就会开始歌舞表演,这都会比较轻松,就是吟诗作赋、听歌赏舞,老寿星也不用参加了,就是一群臣子的交流会。
等第三场,也就是晚上那场时才是重头戏,礼部为了今夜的事准备了整整半年多。这晚宴除了吃喝之外还有更进一步的职能,那就是大宋的精神面貌展现,届时会有其他国家的商贾、才子、官员、使节共同参与其中。
据说这是效仿了当年唐玄宗时的盛大晚宴,为的就是让外国人看到这大宋的格局与气相。
但宋北云对这第三场嗤之以鼻,想让外国人看得起,绝对不是靠奢华、丰饶,而是靠口径、射程,请他们赴一万次宴不如在边境上放一百发炮,而太过于奢侈和豪华的招待反而会让这帮人认为大宋富饶,不取不足以慰藉万民。
不过他现在可不会去说这些话,触那个霉头,他善于忽悠人但不善于跟人辩论,特别是手上没拿着棍子的时候更是不擅长跟人辩论。那些个学究大儒哪个不是嘴上跑火车的功力绝是金银了,便是麻布都不织不出如此细密,只有丝绸能与之一战。
而那十几斤的金银更是延展开来长达三十米,几乎将整个殿场给连上了,上头各种神态的寿字和松鹤图样可以看出这东西工艺之高超、用心之细。
“哎哟,这东西可是真细致啊。”太皇太后老早就见宋北云抱着这个跑进来的,但没想到会是如此精美的画卷:“来来来,推我上去瞧瞧。”
后头立刻有宫人推着太皇太后上前,她伸出手在万寿图上摸了几番,发现触手冰冷绵密,还当真是金银的质感,而上头的图案也真切的是绣在上头的,同样也是用金丝银线。
皇家不缺珍宝,什么珍珠珊瑚都算不得什么稀罕,但这万寿图是真的让人没见过的东西,看着新鲜也让人打心底喜欢。
“这东西多重?”
“回太皇太后,此物十四斤二两,去掉两个画轴后十三斤二两。以金丝银线交织而成,据说在日头照射之下似是能见到七彩之虹。”司礼监的大太监毕恭毕敬的回答着:“此乃瑞宝公主进献宝物。”
金铃儿站在旁边一脸骄傲,这宋北云可是让她长脸了,不光是实用性的轮椅,还有这光彩夺目的金丝画,一下子就把太后啊、皇后啊全给压了下去,勇夺全场最佳。
“倒是巧夺天工。”太皇太后连连称赞:“快快快,收起来,可别给我弄坏了。”
太监小心翼翼的将万寿图卷了起来,然后大喊道:“瑞宝公主进献金银织造松鹤延年万寿图一幅!”
老太太显得极高兴,但太后的脸色却变得很难看,跟皇后送的香囊不一样,自己也是送的画做,金丝楠的百鸟朝凤也是珍奇的很,但却没想到如今却是被金铃儿那副松鹤延年万寿图给夺去了目光。
她愤愤的看了一眼金铃儿,坐在那心中满是憋闷,但在这场合却也是不好发作,只是脸色铁青的坐在那一动不动。
金铃儿受的赏赐格外丰厚,太后是个镯子、皇后是个玉牌,可到了金铃儿这里,老太太却是喜笑颜开的将自己脖子上那串胭脂玉给摘了下来。
那可是当年太祖皇帝给老太太的定情信物,她戴在身上一戴就是一辈子,而如今却被她亲手挂在了金铃儿的脖子上。
“好孩子,拿着。”老太太欣喜的握着金铃儿的手:“亏你花这么多心思。”
金铃儿嘻嘻一笑,蹲下身子对老太太小声说:“皇祖母,这万寿图是我父王让我转送的,您坐的这椅子才是我送的呢。”
“都一样都一样。”老太太想到自己仅存的亲儿子没能来,不由的有些黯然神伤,更是对金铃儿心疼了起来:“这都是那孩子给弄来的吧?”
“皇祖母您说什么呢,孙儿不明白。”
“少给我装糊涂。”老太太亲昵的捏了捏金铃儿的脸蛋:“就是方才那个少年,急匆匆寻你来的那个,你快些给祖母说实话。”
而他们祖孙之间的亲昵看在太后的眼里却是让她如芒在背,怎么看怎么都不舒坦,她冷哼一声转过头去,而正巧的是她眼睛晃过了不远处的赵性,她眼珠子一转,心中顿时来了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