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月25日 晴 香炷远、同祝寿期无限
小火锅、打边炉,这个季节最棒的消遣活动了,这几年天气都有些反常,去年十月的雪灾导致颗粒无收,今年也冷的有些极端,但却并没有下雪,不过幸好秋收已经差不多进入了尾声,预料的旱灾也并没有发生。
总体来说今年跟过去的几年相比,年景的确是要好上一些的,只是这冷的实在让人不舒服,明明还没入十一月,这已经能见着口中的哈气了。
“去年大雪,今年却是冷得让人心焦。听闻北方来的游学先生说,上个月草原就零星有飘雪了。”晏殊搓着手,将一块豆腐放在碗中,轻声说道:“看来今年草原的几个部落怕是要有大行动了。”
宋北云点头道:“如果太早入冬的话,草原那边是要饿死人的,他们为了不挨饿一定会跨过国境去掠劫,说不准还会吃人。”
晏殊长叹一声:“替边关百姓心疼,那曾也是大宋子民。”
宋北云没说话,只是皱着眉头看向旁边的妙言:“你说蒙古帝国会不会提前成立?”
妙言想了想,重重的点头:“会!”
如果这连续两年的灾祸让草原各个部落提前整合的话,那么未来将会出现一支极可怕的骑兵部队,正常情况下辽国一定最多只能低档三波攻势,第四波必然会导致金人防守退缩,接着蒙古的触手深入中原,这逐渐会形成一个新的平衡,也就是提前诞生的蒙古、金和辽。
这三个国家一定会互相打乱成一团,而如果这个时候的大宋加快军备和人力的建设,说不准还真的是个天赐的机会。
“你们在说什么呢?”
面对晏殊的问题,宋北云放下了碗筷,从屋里取来一张地图铺在旁边的案台上。
“金国将辽国赶到了中原打得大宋抱头鼠窜,大宋割地赔款后,辽国再次雄风再现与金国对峙得有来有回。但是去年雪灾,草原人南下。”宋北云在山西的地界圈了一下:“不对,是草原人先下来,大宋被两方夹击,不得不割地赔款。之后草原吃下了大同关,整个中原连同山东都在辽国的控制之下,金国盘踞东三省。是这么个状态吧?”
妙言走上前看了一圈,轻轻点头:“辽国像一道屏障一样横在宋和草原、金国中间。不管金国还是那个未来的蒙古帝国,想要侵犯大宋,就一定要从辽国的尸体上踏过去。”
“除非辽国玩一手近攻远交的骚操作,让金、蒙古借道他们的国土下来,大宋才可能有危机。”宋北云坐在那沉思了片刻:“大辽不能倒啊!大辽倒了,大宋就凉了呀。”
“哈哈,还真是个唇齿相依的关系呢。”晏殊也走上前观望了起来:“若你是宋帝,你会如何?”
这句话颇为大逆不道,小鱼在旁边听得直皱眉,但最后想了想却还是继续吃起了东西。
“先宣了蒙古和金国,倾国家之力帮助辽国。”宋北云一只手直接拍在地图上:“辽国拿出矿产,我们生产装备反哺于他,这法子能给大宋续命十年。”
“为什么宣蒙古?”妙言眯起眼睛想了想,接着手一拍:“我明白了,就是老一套的合纵连横、近交远攻。但是你不出兵,把辽国推上去说罢了,为何你要去工部?就我看来,你这等的人便是直接去了那尚书省也是可以的,就是会死得快些,别的也没甚的毛病。”
宋北云一边笑着一边将筷子在干净的抹布上擦了几下,晏殊端着碗躲到了一边:“吏部、户部、兵部哪个不比工部好啊,九寺也行啊,为何要去工部。”
“我乐意,管着么你。”
“罢了罢了,与你说这些无异对牛弹琴。”晏殊叹气道:“好好的苗子,就要去与人盖茅厕了。”
工部当然不是盖茅厕,它就大概是相当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部、水利部、林业部、发改委等等一系列职能单位的合称。
之所以晏殊会这样调侃,其实说到底还是这个时代的士人对工人的轻视,士农工商中排倒数第二,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去跟工匠打交道,因为低档嘛。
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明待机年限超级长的中国,却始终没有出现几个能够改变世界的科学巨匠,不是中国人不行而是社会真的不重视这个门道。很多东西在中国诞生的时间其实要比西方社会更早,甚至更早几百年,可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停滞不前或者就此消失。
说到底不就是因为断了传承,而为什么断传承,说白了就是不重视嘛。
宋北云早就跟妙言商量好了要去工部,原因是什么?还不是那个心心念念的宋北云科学奖嘛。
想要提高社会对工业、对科学的认可程度,千金买马骨嘛,不然呢?还能怎样。
所以工部是宋北云的不二之选,而且去了工部,他的研发计划就能名正言顺的开始执行了,只要拿到批文他就是合理合法而且没人会去搭理他的正规爆炸物生产厂家了。
在他的产品第一次投入战争之前,没有人会去管这么一个闲散的人干什么的。
而当他的东西投入了战争之后嘛……
谁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