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5月16日 雨 人为名高名丧人

  北坡病了,吃不进、喝不进,发着高烧一夜之间便形容枯槁,他不想说话,一说话心里头就堵得慌。

  枕边是那本已经看不清字迹的《三国演义》,窗外传来远寺的钟声,在他听来就如丧钟。

  而此刻的宋北云正蹲在地上用一根木棍划着方格,一边划区域还一边说道:“三十多万人后日便到了是吧?比我预计的晚了点。”

  “听闻路上死了不少人……诶。”金铃儿蹲在他身边,愁眉不展:“你说这人,怎的就如此不堪。”

  宋北云轻笑一声,也是颇为无奈的摇头:“你养尊处优,从来没有挨过饿,高高在上的感叹人的不堪。”

  “你挨过饿?”

  “没有啊。”宋北云摊开手:“虽然不跟你一样养尊处优的,可我从小到大也是被人护得好好的,没吃过亏更没挨过饿。”

  公主翻了个白眼:“行了,你可快些说吧。”

  “你看见地上没有,这个大方框就是庐州城,周围未来会出现大概这么六到七个新城,我们叫它卫星城。”

  “何为卫星?”

  宋北云指着天空:“晚上的月亮便是卫星,围绕在地球周围的小家伙,就是卫星。”

  “你可是乱讲,这天圆地方、日月同辉,怎的就是明月绕着大地转呢?还地球地球,我看你才是个球。”

  “以后啊。”宋北云刮了她鼻子一下:“我带你去验证一下,不过现在可是没时间跟你细细解释了。”

  “好嘛。”金铃儿蹲着累了,从旁边搬来小马扎坐了下来:“你说吧。”

  其实宋北云的想法很简单,在福王、刺史和公主基金三方协作下,在庐州城外重新建设起四到五个新的卫星城,这些卫星城主要发挥的作用略有不同但在庐州府的管辖下同步的发展,若干年后再与庐州城融为一体。

  如果是宋北云本身生活的年代,四五十万人的安置虽然不能说跟玩一样,但绝对也不是什么大事,但在这个各方面都落后到没边的宋代,这些人说不定都能把孱弱的宋朝给翻个底朝天,绝对马虎不得。

  今天一早传来消息说灾民中不少人因饥饿掉队甚至死亡时,宋北云立刻让公主殿下派人运了一部分的粮食去接人。

  虽然多少是有些为了人道主义,但更多的是为了整个社会环境的稳定,毕竟这些人也就在不到百里之外了,真的因为饥饿出现了什么问题,必然波及到庐州城。

  至于为什么宋北云这么护着这座城市,他其实也没办法解释,在跟鸡王妙言聊天时,她说宋北云现在之所以这么干,大部分原因只是因为他是个合肥人,这个地方是他对自己那个世界最后念想、对家乡最后的念想、对家人最后的念想。

  说的有些悲凉,但宋北云倒是没有否定,因为人就是这样的,哪怕是诸葛亮那样的人物,恐怕也是完全看不透自己的。

  至于卫星城到底该怎么布局,现在宋北云其实还没有很好的规划,虽然之前想的是非常美好,什么工业区、手工业区之类的,但随着接触的流民越来越多,他发现这种早期的布局并不是很靠谱,因为文盲率太高了,这帮流民的文盲率得有九成!这谁道:“北坡好像去打听这些日子在你身边跟你不清不楚的男子去了。”

  “那不就是你么?”

  “是柔姐姐。”

  听到这句话,本就聪明的金铃儿立刻反应了过来,她笑得咯咯响:“你这人……坏。他气小而量狭,怕不是要被你气病咯。”

  “怎么是我呢,是你这个不检点的公主呀。”宋北云一边颠勺一边对金铃儿说道:“你说他气量这么小,会不会大病一场?”

  “病就病呗,死了也就死了,不就是个野狗一般的东西。”金铃儿嘴角露出不屑的笑容:“无用的东西,留在世上也是多余。”

  “哇,人家好歹也喜欢你这么多年,你这也太恶毒了吧,你们以前关系不是也挺好的么?”

  “过去?不过就是我的一条狗罢了,我可没正眼瞧过他。即便是没有好哥哥你,我也不会多看他一眼,更何况如今有了好哥哥。”金铃儿走上前捏了一下宋北云的屁股:“好哥哥身上的肉可是真结实……”

  “孽障啊……”宋北云长长出了一口气:“五月之后,我就要闭关读书了,你别再找我干些破事了啊。”

  “那干些其他的事呢?”

  “那倒是可以,不过还是那句话,偷偷摸摸就行,可别害我。”

  ---------

  马上三江了,三江之后就是强推,强推之后就可以上架了,别催了别催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